疟门穴的功能,疟门穴的部位,疟门穴的操作

疟门,经外奇穴名。出自《江苏中医》。位于手背,第3、4掌指关节前缘,中指与无名指指蹼缘稍后,赤白肉际处,左右计2穴。布有尺、桡神经的手背支。主治疟疾、疥疮、眼病、手指痛等。斜刺0.8-1寸。

名词释义

疟门穴是近人发现治疗疟疾的经验穴。因其能治疗疟疾,有驱邪外出,由里达表的作用,故名之。

功能作用

清热截疟。

定位

位于手背,第3、4掌指关节前缘,中指与无名指指蹼缘稍后,赤白肉际处,左右计2穴。

解剖

当骨间肌处。有手背静脉网,掌背动脉。布有尺、桡神经的手背支。

详细主治

疟疾、疥疮、眼病、手指痛等。

详细操作

向手背方向斜刺0.8-1寸,针感麻、酸至掌或指尖,留针20-30分钟,每隔5-15分钟行提插捻转1次,或点刺出血,孕妇禁针。灸3-7壮,或温灸5-15分钟。

附注

1、治疗疟疾应于发作前1-2小时针刺。

2、本穴与奇穴中都同位。

相关论述

苏北人民医院在1961年第11期《江苏中医》“针刺虐门穴治疗和预防疟疾”一文中载:“虐门穴,位于中指与无名指之间,亦即手厥阴心包络经支脉所通过之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853.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5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6

相关推荐

  • 血海穴的功能,血海穴的部位,血海穴的操作

    血海,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百虫窠、血郄。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隐疹、湿疹、丹毒、膝股内侧痛。直刺1-1.5寸。 名词释义 脾主裹血,温五脏。穴为足太阴脉气所发,气血归聚之海。穴主妇人漏下,或血闭不通,逆气腹…

    2025年5月6日
    10800
  • 舞蹈震颤控制区的功能,舞蹈震颤控制区的部位,舞蹈震颤控制区的操作

    舞蹈震颤控制区,头针刺激区。位于头部,由眉间至枕外粗隆高点的前后正中线的中点,向后移1厘米处定为上点,再由眉中点上缘至枕外粗隆高点的头侧水平连线与鬓角前缘相交之处定为下点,作与上、下两点连线(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本区,相当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布有耳颞神经和眶上神经的分支。主治舞蹈症、震颤麻痹综合征等。针尖沿穴区从上而下斜行刺于皮…

    2025年5月6日
    22100
  • 颈百劳穴的功能,颈百劳穴的部位,颈百劳穴的操作

    颈百劳,经外奇穴名。出自《穴名标准化方案》。别名百劳。位于项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大椎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处,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第4、5颈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有第4、5颈神经后支的分支。主治咳嗽、气喘、哮喘、骨蒸潮热、盗汗、自汗、肺结核、百日咳、顿咳、颈肌痉挛、项部扭伤不能回顾、落枕、产后周身疼痛、角弓反张、瘰疬等。直刺或斜刺0.5-1寸。 名词…

    2025年5月6日
    12700
  • 仆参穴的功能,仆参穴的部位,仆参穴的操作

    仆参,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安邪。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跟区,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有腓动、静脉的跟骨外侧支,布有腓肠神经跟骨外侧支。主治下肢痿痹、足跟痛、癫痫。直刺0.3-0.5寸。 名词释义 仆,卑称也,指仆从。参,参拜也。昔时仆从参拜主任,常行屈膝礼,此时足跟向上微露,穴当其处,故名。 功能作用 益肾健骨,舒经通络,安神定志。 定位 …

    2025年5月6日
    14500
  • 地机穴的功能,地机穴的部位,地机穴的操作

    地机,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脾舍。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末支,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主治痛经、崩漏、月经不调、腹痛、腹泻、疝气、小便不利、水肿等。直刺1-1.5寸。 名词释义 地,土为地之体,故地指脾土。机,要也。本穴为足太…

    2025年5月6日
    13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