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耳穴的功能,舌耳穴的部位,舌耳穴的操作

舌耳穴,耳穴名。别名上颚、下颚。位于耳垂正面中上部,即耳垂2区。主治舌炎、舌裂、舌体肿痛、舌部溃疡、神经性失语、舌强言语不清、口腔炎、口腔溃疡等。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功能作用

养心阴,益心气,镇静安神,泻火利窍。

定位

位于耳垂正面中上部,即耳垂2区。

详细主治

舌炎、舌裂、舌体肿痛、舌部溃疡、神经性失语、舌强言语不清、口腔炎、口腔溃疡等。

详细操作

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1、针法: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术者以左手拇指固定针刺穴位,食指托着针刺穴位背侧,这样可掌握针刺深度,右手持半寸长的不锈钢针,以180度顺时针捻转进针,先刺一侧耳穴,深度一般以刺入软骨为宜(0.1-0.2寸),针感局部痛,操作要准确、迅速。每次留针15-30分钟,留针过程中可捻转1-2次,以加强刺激。

2、耳穴压疗法:治舌炎。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将王不留行子放在0.25厘米×0.25厘米大小的胶布上,贴压在上述敏感点穴位上。用手指揉压耳穴5分钟,4天为1疗程。

3、二穴注射法:治口腔炎。以四季青注射液每穴注入0.2毫升。

4、耳穴激光疗法:治舌炎。采用YJJ型氢一氖激光机。扩束散照时,病者距管约1米,调整工作电压和照射时间后,对准舌穴即可。每日1次,每耳照射5分钟,双耳皆照。

5、按摩法:用拇、食两指捏揉,由轻到重按摩1-2分钟,以能忍受为度。按摩后耳垂发红并有热感最好。

配伍

1、配神门穴、口穴治舌炎。

2、配心、肝、肾、上下颌治口腔炎等。

附注

本穴与口穴,穴性都属阴,均有清热之功,皆能治疗舌炎,但本穴偏于滋益泻火。而口穴偏于通络解痉。二者虽有所异,但对同症者常常并用以加强清热之功。

相关论述

1、《针灸穴位挂图说明》:“舌二区中点。”

2、《耳针疗法》:“舌上、下腭联线中点。”

3、《耳针》:“舌上、下腭之间的偏上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854.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5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6

相关推荐

  • 丘墟穴的功能,丘墟穴的部位,丘墟穴的操作

    丘墟,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丘虚、邱墟。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踝区,外踝的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在趾短伸肌起点处,有外踝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分支及腓浅神经分支。主治目赤肿痛、目翳、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外踝肿痛、足内翻、足下垂。直刺0.5-0.8寸。 名词释义 丘,指土丘,墟,丘之大者。丘墟,意喻足外踝。穴当外踝前下方,故而得…

    2025年5月6日
    5100
  • 后腋穴的功能,后腋穴的部位,后腋穴的操作

    后腋,经外奇穴名。出自《外台秘要》。别名后腋下。位于肩后部,腋后皱襞纹头处,左右计2穴。皮肤有臂丛的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主治腋下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核(瘰疬)、瘿(甲状腺肿大)、扁桃体炎、咽炎、肩周炎、抬举困难、上肢疼痛等。直刺0.5-1寸。 功能作用 理气消瘿。 定位 位于肩后部,腋后皱襞纹头处,左右计2穴。 解剖 皮肤→皮下筋膜→腋筋膜→大圆肌→背阔肌→…

    2025年4月21日
    10700
  • 髋骨穴的功能,髋骨穴的部位,髋骨穴的操作

    髋骨,经外奇穴名。出自《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别名髓膏、髋市、髓骨、体骨。位于大腿前外侧,髋骨中线上3寸,股直肌外缘左右各旁开1.5寸处,当梁丘穴两旁各1.5寸处,每侧2穴,共计4穴。外侧穴布有股神经前皮支和股外侧皮神经。内侧穴有股神经前皮支分布。主治膝关节红肿疼痛、历节风痛、鹤膝风、下肢痿软无力、瘫痪、脚气等。直刺0.5-1寸。 名词释义 髋,指髋骨,组成…

    2025年5月6日
    3700
  • 肿瘤特异区2耳穴的功能,肿瘤特异区2耳穴的部位,肿瘤特异区2耳穴的操作

    肿瘤特异区2耳穴,耳穴名。位于耳轮边缘的中上段,耳轮的外上方,耳轮结节的上、下缘,当轮1与轮3连线的上2/3处。主治癌肿疼痛等。按耳穴常规针法操作。 功能作用 镇静止痛。 定位 耳轮边缘的中上段,耳轮的外上方,耳轮结节的上、下缘,当轮1与轮3连线的上2/3处。 详细主治 癌肿疼痛等。 详细操作 按耳穴常规针法操作。

    2025年5月6日
    3300
  • 曲骨穴的功能,曲骨穴的部位,曲骨穴的操作

    曲骨,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尿胞、曲骨端、耳骨、屈骨。属任脉。位于下腹部,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上。在腹白线上,有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主治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阴囊湿痒、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直刺1-1.5寸。 名词释义 穴在耻骨联合上缘,耻骨联合处略呈弯曲,又称曲骨,故而得名。 功能作用 温阳利水,调经止带…

    2025年5月6日
    5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