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穴的功能,新建穴的部位,新建穴的操作

新建穴,经外奇穴名。出自《新针灸学》。位于髋部,在股骨大粗隆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阔筋膜张肌中,当居髎穴前方,左右计2穴。布有股外侧皮神经。主治臀上皮神经炎、坐骨神经痛、感冒、发热、股外侧皮神经炎、股关节炎、股神经痛等。直刺0.8-1.2寸。

名词释义

新,初次出现。建,建立。此穴为新建立的,前所未有,故名新建。

功能作用

疏经活络。

定位

在髋部,在股骨大粗隆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阔筋膜张肌中,当居髎穴前方,左右计2穴。

解剖

在阔筋膜张肌前缘,深部为股外侧肌。有旋髂浅动、静脉分支及旋股外侧动、静脉升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

详细主治

臀上皮神经炎、坐骨神经痛、感冒、发热、股外侧皮神经炎、股关节炎、股神经痛等。

详细操作

俯卧或侧卧位,在股骨大粗隆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1、毫针法:直刺:以28-30号1.5寸毫针,直刺0.8-1.2寸,局部有明显的酸胀感,可扩散至整个髋部;斜刺:以28-30号2.5-3.5寸毫针,以45°角向秩边方向斜刺2-2.2寸,使针感传至整个臀部。亦可以25°角向髀关穴方向斜刺,进针3寸,使针感向腿部传导。

2、电针法:采用上述对新建穴的直刺或斜刺之法,配加1个穴位,组成一对,接通电针仪,以连续波(频率为120-240次/分钟)或疏密波,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左右。

3、艾灸法:艾炷隔姜灸或隔药饼灸5-10壮,或用艾条悬灸(温和灸、雀啄灸或回旋灸)10~20分钟。

临床运用

现在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中风下肢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瘫痪、失眠、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外感发热阳痿等。

配伍

1、配环跳穴、阳陵泉穴治坐骨神经痛。

2、配大椎穴、合谷穴治感冒。

3、配居髎穴、阳陵泉穴治股神经痛。

4、配阿是穴治臀上皮神经炎。

5、配次髎穴、委中穴、阿是穴治臀肌筋膜炎。

附注

1、本穴对急性腰扭伤也有较好的效果。方法是:令患者取俯伏位,从暴露患侧新建穴斜刺向臀部,进针2.5寸左右,行大幅度提插捻转,至酸胀感扩散至整个臀部,然后嘱患者尽量左右方向活动腰部。留针30分钟,每隔5~10分钟行针一次。腰部压痛点可加拔火罐。

2、新建穴,推拿用穴,位于后发际哑门穴下,在第二、三颈椎之间,以指按压本穴处,眼部立觉闷塞不畅。布有颈椎神经后支。主治嗓子痛,急性喉痹,乳蛾,声带水肿,喉咙嘶哑等。捏挤法,或先用三棱针刺后继用捏挤法,微出血;或针刺1次,捏挤至皮肤现紫红色为度。

相关论述

1、《新针灸学》:“新建……在股骨大粗隆与髂前上棘之间,阔筋膜张肌中……针三至七分深,灸五至二十分钟。治疗感冒、发热、股外侧皮神经痛、股关节炎。”

2、《中国针灸学》:“针一寸五分,灸十五壮。主治股神经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858.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5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6

相关推荐

  • 曲泉穴的功能,曲泉穴的部位,曲泉穴的操作

    曲泉,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属足厥阴肝经。位于膝部,腘横纹内侧端,半腱肌肌腱内缘凹陷中。在胫骨内侧髁后缘,半膜肌、半腱肌止点前上方,缝匠肌后缘,浅层有大隐静脉,深层有腘动、静脉,布有隐神经、闭孔神经,深向腘窝可及腔神经主治。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产后腹痛、腹中包块、遗精、阳瘘、疝气、小便不利、膝髌肿痛、下肢痿痹。直刺1-1.5寸。 名词…

    2025年5月6日
    23500
  • 肾水穴的功能,肾水穴的部位,肾水穴的操作

    肾水,经外奇穴名。出自《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经验交流会议资料选编》。位于男性下腹部,阴茎根中点直上2.2寸,旁开2寸处,即在耻骨联合上缘中点,上1寸旁开2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腹股沟疝等。直刺0.1-0.2寸。 功能作用 活血通经,理气止痛 定位 位于男性下腹部,阴茎根中点直上2.2寸,旁开2寸处,即在耻骨联合上缘中点,上1寸旁开2寸处,左右计2穴。 …

    2025年5月6日
    17000
  • 风市穴的功能,风市穴的部位,风市穴的操作

    风市,经穴名。出自《肘后备急方》。别名垂手。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股部,髌底上7寸,直立垂手,掌心贴于大腿时,中指尖所指凹陷中,髂胫束后缘。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遍身瘙痒、脚气。直刺1-1.5寸。 名词释义 风,风气。市,聚集。穴为风气集聚之地,为治风之要穴,故名风市。 功能作…

    2025年5月6日
    16300
  • 耳中穴的功能,耳中穴的部位,耳中穴的操作

    耳中,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位于耳廓内,即耳轮脚之中点,耳门孔上横梁取之,左右计2穴。布有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耳后动、静脉的耳后支,耳颞神经耳前支、枕小神经耳后支和面神经耳支等。主治寒暑疫毒、马黄黄疸、膈肌痉挛、呕吐、咯血、便血、咳血、皮肤瘙痒、急性胆囊炎、肝炎、流感、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直刺0.1-0.2寸。 功能作用 清热利湿,升清降浊。 定…

    2025年5月6日
    14100
  • 廉泉穴的功能,廉泉穴的部位,廉泉穴的操作

    廉泉,经穴名。出自《灵枢·刺节真邪》。别名本池、舌本、舌下。属任脉。位于颈前区,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中,前正中线上。在舌骨上方,左右颏舌骨肌之间,深部为会厌,下方为喉门,有甲状舌骨肌、舌肌,有颈前浅静脉,甲状腺上动、静脉,布有颈皮神经的分支,深层为舌根,有舌下神经及舌咽神经的分支。主治中风失语、暴喑、吞咽困难、舌缓流涎、舌下肿痛、口舌生疮、喉痹等。向舌根斜…

    2025年5月6日
    11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