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别名太阳。位于头额部,正视时瞳孔直上,入前发际1寸处,当胆经头临泣穴上0.5寸,左右计2穴。布有眶上神经和滑车神经。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及其他眼疾、风眩、感冒、鼻塞、卒不识人、癔病等。平刺0.3-0.5寸。
名词释义
当,向着;阳,阴阳之阳。穴在额前部,瞳孔直上入发际一寸处,头前部为阳,故名。
功能作用
祛风明目,宁神定志。
定位
位于头额部,正视时瞳孔直上,入前发际1寸处。
解剖
当阳穴下为皮肤、皮下筋膜、枕额肌腱膜下结缔组织、额骨骨膜。皮肤由眶上神经和滑车神经双重分布。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血管来自额动脉,神经来自额神经的眶上神经和滑车神经的分支。
详细主治
1、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及其他眼疾。
2、还可用于风眩、感冒、鼻塞、卒不识人、癔病等。
详细操作
平刺0.30.5寸。艾柱灸13壮,艾条灸35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结膜炎、急性角膜炎、泪囊炎等。
配伍
1、配散笑穴治疗鼻塞。
2、配神聪穴、发际穴、鼻交穴、印堂穴、虎口穴、拇趾穴聚毛主治眩晕。
3、配太阳穴治风目眶烂。
相关论述
1、《备急千金要方》:“当瞳子,上入发际一寸。”
2、《太平圣惠方》:“当阳二穴,在当瞳仁直上入发际一寸,是穴,理卒不识人、风眩、鼻塞。针入三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