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五里穴的功能,足五里穴的部位,足五里穴的操作

足五里穴为人体经络穴位之一,隶属于足厥阴肝经。其位于股内侧,气冲直下3寸,动脉搏动处。该穴具有疏肝理气、清利湿热、行气活血、健脾化浊、养肝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少腹痛、小便不利、阴挺、睾丸肿痛等多种病证。

名词释义

足,指穴位在足部。五,为肝经倒数第五穴,意指此穴气血作用的范围广;五还有另一种释义,即凡穴以数字命名者,诸如五,皆以其可治多经病也。里,居也,又里为理,凡肢体病相关五脏者,本穴皆可理之,故名足五里。

功能作用

足五里穴具有疏肝理气、清利湿热、行气活血、健脾化浊、养肝的功效。

定位

足五里穴在股内侧,气冲直下3寸,动脉搏动处。

解剖

1、肌肉:有长收肌、短收肌。

2、血管:有旋股内侧动脉浅支。

3、神经:布有闭孔神经浅、深支。

详细主治

1、生殖系统病证,如睾丸肿痛、阴挺、阴部湿痒、月经不调、带下、痛经等。

2、泌尿系统病证,如小便不利、遗尿等。

3、其他病证,如少腹痛、瘰疬、嗜卧、四肢倦怠、股内侧痛、下肢不利、胸闷气短等。

详细操作

足五里穴可采用针刺、艾灸等操作方法。

1、针刺:针刺足五里,一般避开股动静脉、神经,直刺0.8~1.5寸。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可扩散至少腹及大腿前侧方。

2、艾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足五里穴现代可用于治疗睾丸炎、阴囊湿疹、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炎、膀胱炎、中风遗尿、尿潴留、帕金森综合征、失眠等疾患。

配伍

足五里穴可与关元穴、肾俞穴、神阙穴、三阳络穴、血海穴等穴位配伍,以达到治疗相关病证的目的。

1、配关元穴、气海穴、足三里穴,治小便不利。

2、配肾俞穴、命门穴,治遗尿。

3、配神阙穴、关元穴,治少腹胀满疼痛。

4、配三阳络穴、天井穴、厉兑穴、脑清穴、三间穴,治嗜卧,四肢不欲动。

5、配血海穴、三阴交穴、风市穴,治阴囊湿疹。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言:“足五里,在阴廉下,去气冲三寸,阴股中动脉;。又言“少腹中满,热闭不得溺,足五里主之。;

2、《千金要方·卷三十》:“主心下胀满而痛,上气;。

3、《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五》:“治肠中满,热闭不得溺;。

4、《针灸聚英·卷一》:“主肠中满,热闭不得溺,风劳,嗜卧;。

5、《类经图翼》:“主治肠风热闭不得溺,风劳嗜卧,四肢不能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581.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0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