颏髎穴的功能,颏髎穴的部位,颏髎穴的操作

颏髎,经外奇穴名。出自《中华口腔科杂志》。又名夹承浆。位于颏部,正对下颌骨颏孔,即地仓穴直下方,与承浆穴相平处,左右计2穴。布有面神经分支和三叉神经第三支的颏神经。主治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周炎、口腔溃疡、冠周炎、急慢性牙髓炎、面部疖肿、面部痤疮等。直刺或斜刺0.3-0.5寸。

功能作用

清热解毒,活络止痛。

定位

在颏部,正对下颌骨颏孔,即地仓穴直下方,与承浆穴相平处,左右计2穴。

解剖

在口轮匝肌,下唇方肌中,有面动脉、面静脉、颏动脉、颏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分支和三叉神经第三支的颏神经。

详细主治

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周炎、口腔溃疡、冠周炎、急慢性牙髓炎、面部疖肿、面部痤疮等。

详细操作

直刺0.3-0.5寸,或向内下方斜刺0.3-0.5寸,针感为局部胀痛,或有麻电感放射至下唇,留针10分钟。一般不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面颊浮肿、面肌瞤动、面瘫、三叉神经痛、唇口疔或疽、齿龈溃烂、急性牙髓炎、牙尖周炎、中暑、瘟疫、黄疸等。

配伍

配攒竹、四白、阳白、翳风治面神经麻痹;配下关、合谷治三叉神经痛;配合谷、下关、颊车、承浆治下牙痛;配足三里治急性胃痛;配女膝、唇里治齿槽炎肿与脓疡等。

相关论述

《哈尔滨中医》:“痛关(颏髎),在口角的外下方,在口角外四分的地仓穴直下方与承浆穴相平,按之有肌肉凹陷处,坐位或仰卧位取之。针三至五分,斜向前方刺入。灸三至五壮。主治下齿槽神经痛、下牙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724.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3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