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泉,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集成》。位于骶部,尾骨尖端上1口寸(患者两口角间距离),再旁开0.5口寸处,左右计2穴。有臀大肌,有臀下动、静脉分支,布有尾骨神经。主治一切淋病(气淋、血淋、石琳、膏淋、劳淋)、小便不利等。一般不针。
功能作用
利水通淋。
定位
位于骶部,尾骨尖端上1口寸(患者两口角间距离),再旁开0.5口寸处,左右计2穴。
解剖
有臀大肌。有臀下动、静脉分支。布有尾骨神经。
详细主治
1、一切淋病(气淋、血淋、石琳、膏淋、劳淋)。
2、小便不利等。
详细操作
一般不针。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一切淋病(气淋、血淋、石琳、膏淋、劳淋)、小便不利等。
配伍
配经中穴、(足母)指表横纹穴治五淋等。
附注
近代《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等列作奇穴,名淋泉。
本穴位置及点数现依从《集成》。另有两说:1、《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以此口寸自长强穴向上量之,尽处作一点是穴,再将此口寸中点置于穴上,两端尽处是穴,共3穴。”较《集成》多一穴;2、《奇穴图谱》定于“尾骨尖上五分及其左右各五分处,计三穴。”以同身寸代替口寸。这均与《集成原文有出入,故不从。
相关论述
《针灸集成》:“石淋……又方,以禾秆量患人口吻如一字样,一端按尾穷骨端,向上秆尽脊上点记;将其秆中折,墨记,横着于脊点,左右秆两端尽处,三七壮。”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