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门穴的功能,期门穴的部位,期门穴的操作

期门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为肝之募穴。其位于前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该穴具有疏肝健脾、和胃降逆、理气活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胁胀痛、呕吐、呃逆、郁病等病证。

名词释义

期,指周期;门,出入通达之处。期门,汉代负责守卫的武官名,用以作为肝为将军之官的比譬,也指为十二经气血运行一周的出入门户,故名。

功能作用

期门穴具有疏肝健脾、和胃降逆、理气活血的功效。

定位

期门穴在前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解剖

1、肌肉:在腹内外斜肌腱膜中,有肋间肌。

2、血管:有肋间动、静脉。

3、神经:布有第6、7肋间神经。

4、脏器:深部右侧当肝脏,左侧当脾脏。

详细主治

期门穴可用于治疗肝胃病证、情志病证等。

1、肝胃病证,如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腹泻。

2、情志病证,如郁病。

3、其他病证,如奔豚气、乳痈、咳喘等。

详细操作

章门穴可采用针刺、艾灸等操作方法。

1、针刺:斜刺或平刺0.5~0.8寸,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该穴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2、艾灸: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期门穴现代常用于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胃肠炎、胆囊炎、胆石症、肝炎、肋间神经痛、抑郁症、乳腺增生、经前期综合征等疾患。

配伍

期门穴可与肝俞穴、内关穴、阳陵泉穴、肺俞穴等穴位配伍,以达到治疗相关病证的目的。

1、配肝俞穴、膈俞穴,治胸胁胀痛。

2、配内关穴、足三里穴,治呃逆。

3、配阳陵泉穴、中封穴,治黄疸。

4、配肺俞穴、肝俞穴、经渠穴、太冲穴、膻中穴,治肝火灼肺之咳喘。

附注

本穴为肝之募穴,为肝之经气聚集之处。肝之病证多在此处出现反应点及压痛,检查此穴有助于肝脏疾病的诊断。

相关论述

1、《伤寒论》言:“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又言“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2、《针灸甲乙经·卷七》:“痉,腹大坚不得息,期门主之。

3、《针灸甲乙经·卷八》:“咳,胁下积聚,喘逆,卧不安席,时寒热,期门主之;。

4、《千金要方·卷十七》:“主喘逆卧不安,咳胁下积聚;。

5、《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五》:“治胸中烦热,奔豚上下,目青而呕,霍乱泄利,腹坚硬,犬喘不得安卧,胁下积气,女子产余疾,食饮不下,心中切痛,善噫,若伤寒过经不解,当刺期门,师经不传;。

6、《玉龙歌》:“伤寒过经犹未解,须向期门穴上针,忽然气喘攻胸膈,三里泻多须用心;。

7、《针灸大成·卷七》:“主胸中烦热,贲豚上下,目青而呕,霍乱泄利,腹坚硬,大喘不得安卧,胁下积气,伤寒心切痛,喜呕酸,食饮不下,食后吐水,胸胁痛支满,男子妇人血结胸满,面赤火燥,口干消渴,胸中痛不可忍。伤寒过经不解,热入血室,男子则由阳明而伤,下血谵语,妇人月水适来,邪乘虚而入,及产后余疾;。

8、《东医宝鉴·卷八十五》:“期门主治奔豚病,上气咳逆胸背疼,兼治伤寒胁硬痛,热入血室刺有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424.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48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4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