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巨虚穴的功能,下巨虚穴的部位,下巨虚穴的操作

下巨虚,经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别名下林、下廉、足下廉、巨虚下廉、巨虚。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在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深层为胫长伸肌,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浅神经分支,深层为腓深神经。主治腹泻、痢疾、小腹痛、下肢痿痹、乳痈。直刺1-1.5寸。

名词释义

巨虚,巨大空虚之意。下与上相对而言。穴在上巨虚之下方,胫、腓骨之间大空隙处,故名下巨虚。

功能作用

清胃调肠,理气活络,镇惊安神。

定位

小腿外侧,犊鼻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解剖

在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深层为胫长伸肌,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浅神经分支,深层为腓深神经。

详细主治

1、腹泻、痢疾、小腹痛等胃肠病证。

2、下肢痿痹。

3、乳痈。

详细操作

正坐屈膝,先取足三里,于其直下二夫(6寸)处取穴。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急慢性肝炎、胰腺炎、下肢瘫痪或麻痹痉挛、脑贫血、肋间神经痛、下腹部痉挛、扁桃腺炎、脚气等。

2、现代研究,针刺胃炎、溃疡病、胃癌患者的下巨虚穴,可见胃电波幅增加,亦使胃癌不规则的波形变得规则。在X线下观察,针刺下巨虚可使胃的蠕动增强。

配伍

1、配丘墟穴治狂。

2、配幽门穴、太白穴治泄利脓血。

3、配悬钟穴治胃热不嗜食。

4、配五处穴、神庭穴治头风。

5、配中脘穴、足三里穴、内关穴、地仓穴、天枢穴、上巨虚穴治胃脘痛。

6、配上巨虚穴、天枢穴、关元穴、足三里穴治痢疾(湿热痢)。

7、配足三里穴、上巨虚穴、阴市穴、梁丘穴治着痹。

8、配劳宫穴、内关穴、神门穴、阳溪穴、足三里穴、丰隆穴治癫狂。

9、配肩髃穴、灵道穴、温溜穴、足三里穴、条口穴治乳痈。

相关论述

1、《灵枢·本输》:“下上廉三寸。”

2、《外台》:“在上廉下二寸。”

3、《大全》:“膝下八寸。

4、《金鉴》:“从条口下行一寸,两筋骨陷中。”

5、《中国针灸学》:“在大腿前外侧之中央约再下一寸之处,当胫腓两骨之间。…三里穴直下六寸取之。”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431.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48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4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