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耳穴的功能,髋耳穴的部位,髋耳穴的操作

髋耳穴,耳穴名。别名髋关节。位于对耳轮上脚的下1/3处(一说下1/5处),对耳轮上脚起始部中点,在骶椎与趾两穴连线中点,即对耳轮5区。主治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腰骶部痛等。按耳针常规针法操作。

功能作用

行气活血,疏经止痛。

定位

位于对耳轮上脚的下1/3处(一说下1/5处),对耳轮上脚起始部中点,在骶椎与趾两穴连线中点,即对耳轮5区。

详细主治

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腰骶部痛等。

详细操作

按耳针常规针法操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834.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4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5

相关推荐

  • 肘耳穴的功能,肘耳穴的部位,肘耳穴的操作

    肘耳穴,耳穴名。别名睡眠诱导点。将耳舟分为六等分,自上而下,第三等分为肘,位于腕穴下方,腕与肩穴之间,约平对耳轮下脚下缘,即耳舟3区。主治肱骨内、外上髁炎、肘部扭伤、肘部疼痛、风湿性关节炎、上臂酸痛、落枕、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按耳穴常规针法操作。 功能作用 行血散风,通脉止痛,镇静止痒。 定位 将耳舟分为六等分,自上而下,第三等分为肘,位于腕穴下方,腕与肩穴之…

    2025年5月6日
    1600
  • 幽门穴的功能,幽门穴的部位,幽门穴的操作

    幽门,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上门。属足少阴肾经。位于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7肋间神经。主治腹痛、善哕、呕吐、腹胀、腹泻。直刺0.5-0.8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名词释义 幽,指隐微。足少阴脉气行至本穴以后,即出腹部之阴而达于胸廓之阳。冲脉在本穴与足少阴交会后即散于胸中,“两阴…

    2025年5月6日
    1500
  • 天泉穴的功能,天泉穴的部位,天泉穴的操作

    天泉,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天温。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臂前区,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在肽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有肱动、静脉肌支,布有臂内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主治心痛、咳嗽、胸胁胀满、胸背及上臂内侧痛。直刺1-1.5寸。 名词释义 天,指上部;泉,水出之处。本穴承天池之气,如池中之水由此涌出下流。穴当臂之上部,故而得名。 功能作用 …

    2025年5月6日
    1200
  • 阴郄穴的功能,阴郄穴的部位,阴郄穴的操作

    阴郄,经穴名。出自《素问·气府论》。别名石宫、少阴。郄属手少阴心经。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在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主治心痛、惊悸、骨蒸盗汗、吐血、衄血,暴喑。直刺0.3-0.5寸。 名词释义 阴,指手少阴经。郄,孔隙也。意指气血深聚处。穴为手少阴之郄,故名。…

    2025年5月6日
    2000
  • 上睛明穴的功能,上睛明穴的部位,上睛明穴的操作

    上睛明,经外奇穴名。出自《江苏中医》。别名内明。位于面部,眼内眦角上约0.2寸眶上缘内方,即膀胱经睛明穴上方约0.2寸,左右计2穴。主治屈光不正、近视、外斜视、迎风流泪、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角膜白斑等。沿眶内壁直刺1-1.5寸。 功能作用 明目利窍,散风泄火 定位 位于面部,眼内眦角上约0.2寸,眶上缘内方,即膀胱经睛明穴上方约0.2寸,左右计2穴。…

    2025年5月6日
    1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