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俞穴的功能,大肠俞穴的部位,大肠俞穴的操作

大肠俞,经穴名。出自《脉经》。别名裂结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4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4、5腰神经皮支,深层为第4、5腰神经后支的肌支。主治腰腿痛、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证。直刺0.8-1.2寸。

名词释义

大肠,大肠腑也。俞,输也。大肠俞名意指大肠腑中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功能作用

温里散寒,通调肠腑。

定位

位于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4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 4、5腰神经皮支,深层为第 4、5腰神经后支的肌支。

详细主治

1、腰腿痛。

2、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证。 

详细操作

俯卧,位于第四颈椎棘突下间,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穴。直刺0.8-1.2寸。艾炷炙5-0壮,或艾灸炙10-2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肠出血、淋病、遗尿、肾炎、脚气、腰痛、骶髂关节炎、骶棘肌痉挛、急性肠梗阻、阑尾炎、坐骨神经痛。

配伍

1、配气海穴、天枢穴、太溪穴治绕脐切痛。

2、配肾俞穴治洞泻、食不化。

3、配中脘穴、膀胱俞穴魂门穴治肠鸣。

4、配中脘穴、小肠俞穴、合谷穴治痢疾。

5、配曲泉穴、阴陵泉穴、然后穴治泄泻。

6、配肾俞穴、胃俞穴、天枢穴治便秘。

7、配长强穴、承山穴、百会穴治脱肛。

8、配足三里穴、关元穴、肾俞穴治遗尿。

9、配小肠俞穴治小便难。

10、配章门穴、膈俞穴、胃仓穴治脊强不得俯仰。

相关论述

1、《脉经》:“大肠俞在背第十六椎。”

2、《已经理解》:“俞者言其气之所输也,……。大肠俞在十六椎下。”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577.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0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