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浆穴是任脉上的一个穴位,为任脉、督脉、手足阳明经的交会穴。其位于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本穴具有疏风泻火、生津敛液、舒筋活络、安神镇惊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口歪、齿龈肿痛、流涎、暴喑、癫狂等多种病证。
名词释义
承,指承接;浆,指口中津液。本穴位于唇下,内应口腔,能承接津液,故名承浆穴。
功能作用
承浆穴具有疏风泻火、生津敛液、舒筋活络、安神镇惊的功效。
定位
承浆穴在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解剖
1、肌肉:在口轮匝肌和颏肌之间。
2、血管:有下唇动、静脉分支。
3、神经:布有面神经的下颌支及颏神经分支。
详细主治
承浆穴可用于治疗口部病证、神志病证等。
1、口面部病证:口歪、齿龈肿痛、流涎、口舌生疮、面肿等。
2、神志病证:癫狂等。
3、其他病证:暴喑、吞咽困难、消渴多饮等。
详细操作
承浆穴可采用针刺、艾灸等操作方法。
1、针刺:斜刺0.3~0.5寸,针感以局部有胀痛感为度。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具体病证,医生会灵活选用泻法、补法或平补平泻法的针刺手法。
2、艾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承浆穴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齿龈炎、舌炎、癫痫、癔病性失语等。
配伍
承浆穴可与劳宫穴、禾髎穴、廉泉穴、委中穴、水沟穴等穴位配伍,以达到治疗相关病证的目的。
1、配劳宫穴,治口舌生疮,口臭,口干。
2、配禾髎穴、牵正穴、风池穴,治面瘫。
3、配廉泉穴,治流涎。
4、配委中穴,治衄血不止,齿龈出血。
5、配水沟穴、太冲穴、中冲穴,治癫痫。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卷七》:“痉,口噤,互引,口干,小便赤黄,或时不禁,承浆主之;。
2、《千金要方·卷三十》:“主目眩瞑……主癫疾,呕沫,寒热痉互引;。
3、《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三》:“疗偏风口㖞,面肿,消渴,口齿疳蚀生疮;。
4、《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5、《针灸大成·卷七》:“主偏风,半身不遂,口眼㖞斜,面肿消渴,口齿疳蚀生疮,暴喑不能言;。
6、《东医宝鉴·卷八十五》:“承浆主治男七疝,女子瘕聚儿紧唇,偏风不遂刺之效,消渴牙疳灸功深;。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