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耳穴,耳穴名。位于耳屏,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即耳屏1区上缘处。主治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眩晕、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耳廓皮肤病、耳廓神经痛、耳廓冻伤、感染、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颈项部疼痛等。针0.1-0.2寸。
功能作用
散风清热,平肝利窍。
定位
位于耳屏,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即耳屏1区上缘处。
详细主治
1、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眩晕、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耳廓皮肤病、耳廓神经痛、耳廓冻伤、感染、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颈项部疼痛等。
2、对链霉素中毒第8对脑神经受损也有较好的疗效。
详细操作
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1、毫针法:针0.1-0.2寸,针感局部痛,留针20-30分钟。
2、埋针法:每天针刺1次,留针24小时。
3、耳穴压疗法:常规消毒,把粘有王不留行子的5毫米见方的胶布贴在穴位上,压穴(丸应对准穴位记号)并嘱患者每次每穴按压5分钟,每天按压5次。
4、耳穴注射疗法:(1)治疗急、慢性肝炎。以3%-5%板蓝根液1-2毫升。(2)治疗耳。1005黄静注射液0.1-0.2毫升,注入该穴。
5、按摩法:用拇、食两指捏揉此区,由轻到重按摩1-2分钟,以能忍受为度。
配伍
1、配内耳、肾、神门穴治外耳道炎。
2、配皮质下、眼、胰胆治中耳炎。
3、配额脾、耳背肾治耳鸣等。
附注
本穴与内耳穴,两穴穴性同属平性,都有治疗耳鸣、耳聋的作用。但两者有治疗虚实证之不同,本穴偏于治疗暴然耳窍轰鸣的风热肝火之实证;而内耳穴偏于治疗耳鸣如蝉,时续时断的肾虚浊阻,失于荣养的虚证。
相关论述
《耳针》:“外耳在屏上切迹前方凹陷中。”“外耳治疗耳聋、耳鸣、听力减退、耳廓冻伤及感染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