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明穴的功能,目明穴的部位,目明穴的操作

目明,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额部,瞳孔直上,前发际边缘处,即胆经头临泣穴下0.5寸,阳白穴直上发际处,左右计2穴。布有眶上神经。主治头痛、眼球充血、视力减退等。平刺0.1-0.3寸。

功能作用

利窍明目

定位

位于额部,瞳孔直上,前发际边缘处,即胆经头临泣穴下0.5寸,阳白穴直上发际处,左右计2穴。

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布有眶上神经和框上动、静脉。

详细主治

头痛、眼球充血、视力减退等。

详细操作

向后平刺0.1-0.3寸,得气时局部有发胀感觉,留针10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灸10-15分钟。亦可按摩,一般常用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等。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前额痛、脱发、面瘫、目赤肿痛、结膜炎、高血压、神经性头痛等。

附注

经穴别名,即足少阳胆经头临泣穴。《扁鹊心书》:“目明二穴,在口面骨二瞳子上,入发际。治太阳连脑痛,灸三十壮。”

相关论述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目明,奇穴。正视时,瞳孔直上入发际处,即临泣穴下五分。针二至三分。灸三至七壮。主治太阳连脑痛;亦治眼球充血、视力减退。”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214.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1日 下午6:12
下一篇 2025年4月21日 下午6:25

相关推荐

  • 小指尖穴的功能,小指尖穴的部位,小指尖穴的操作

    小指尖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别名手太阳穴、盐哮。位于手小指之尖端,距爪甲0.1寸处。布有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主治百日咳、哮喘、黄疸、㿗疝、消渴等。直刺0.1-0.2寸。 功能作用 清热,理气。 定位 手小指之尖端,距爪甲0.1寸处。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筋膜、手指腱鞘及指深层肌腱、远节指骨粗隆。皮肤由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 详细主…

    2025年5月6日
    7800
  • 日月穴的功能,日月穴的部位,日月穴的操作

    日月,经穴名。出自《脉经》。别名神光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胸部,第7肋间隙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有肋间内、外肌,肋下缘有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有第7肋间动、静脉,布有第7或第8肋间神经。主治黄疽、胁肋疼痛、呕吐、吞酸、呃逆。斜刺或平刺0.5-0.8寸。 名词释义 穴为募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因决断务求其明,明字,从日从月,故而得名。 功能作…

    2025年5月6日
    11100
  • 照海穴的功能,照海穴的部位,照海穴的操作

    照海,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阴蹻。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在足大趾外展肌的止点处,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本干。主治失眠、癫痫、咽喉干痛、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小便频数、癃闭。直刺0.5-0.8寸。 名词释义 照,其异体字为炤,炤同昭,含明显之义;海者,百川之所归也。穴在…

    2025年5月6日
    10400
  • 脑清穴的功能,脑清穴的部位,脑清穴的操作

    脑清,经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医疗法手册》。别名足下垂点、上解溪、下垂足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胫骨前嵴外缘,踝关节前横纹中点直上2寸(一说2横指许),当解溪穴上2寸处,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腓深神经的分支。主治嗜睡、头晕、健忘、小儿麻痹后遗症、足下垂等。直刺0.5-0.8寸。 名词释义 脑,头脑。清,清醒、清楚。此穴主要有促进头脑清醒的作用…

    2025年5月6日
    21900
  • 飞扬穴的功能,飞扬穴的部位,飞扬穴的操作

    飞扬,经穴名。出自《灵枢·经脉》。别名厥阳。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小腿后区,昆仑直上7寸,腓肠肌外下缘与跟腱移行处。有腓肠肌及比目鱼肌,有小隐静脉和胫后动、静脉分布,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主治腰腿疼痛、头痛、目眩、鼻塞、鼻衄、痨疾。直刺1-1.5寸。 名词释义 穴为足太阳经之络,谓有飞而走足少阴经;又喻足太阳经脉由承山穴沿腓肠肌外侧头内缘而斜行至本穴,大有飞扬之…

    2025年5月6日
    7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