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明穴的功能,目明穴的部位,目明穴的操作

目明,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额部,瞳孔直上,前发际边缘处,即胆经头临泣穴下0.5寸,阳白穴直上发际处,左右计2穴。布有眶上神经。主治头痛、眼球充血、视力减退等。平刺0.1-0.3寸。

功能作用

利窍明目

定位

位于额部,瞳孔直上,前发际边缘处,即胆经头临泣穴下0.5寸,阳白穴直上发际处,左右计2穴。

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布有眶上神经和框上动、静脉。

详细主治

头痛、眼球充血、视力减退等。

详细操作

向后平刺0.1-0.3寸,得气时局部有发胀感觉,留针10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灸10-15分钟。亦可按摩,一般常用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等。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前额痛、脱发、面瘫、目赤肿痛、结膜炎、高血压、神经性头痛等。

附注

经穴别名,即足少阳胆经头临泣穴。《扁鹊心书》:“目明二穴,在口面骨二瞳子上,入发际。治太阳连脑痛,灸三十壮。”

相关论述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目明,奇穴。正视时,瞳孔直上入发际处,即临泣穴下五分。针二至三分。灸三至七壮。主治太阳连脑痛;亦治眼球充血、视力减退。”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214.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1日 下午6:12
下一篇 2025年4月21日 下午6:25

相关推荐

  • 厥阴俞穴的功能,厥阴俞穴的部位,厥阴俞穴的操作

    厥阴俞,经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别名厥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心包之背俞穴。位于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4肋间动、静脉的分支,正当第4或第5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第4、5胸神经后支的肌支。主治心悸、心痛、咳嗽、胸闷、呕吐。斜刺0.5-0.8寸。 名词释义 厥阴指手厥阴心包。穴在肺俞、心俞之间…

    2025年4月27日
    9400
  • 胃舒穴的功能,胃舒穴的部位,胃舒穴的操作

    胃舒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腰部,第12肋骨和骶棘肌交界处,相当于第2腰椎棘突旁开4.5寸处,左右计2穴。浅层主要布有第2腰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主要布有第2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第2腰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痛、胃痉挛、胃溃疡等。直刺1-2寸。 功能作用 活血通经止痛 定位 位于腰部,第12肋骨和骶棘肌交界处,相当于第2腰椎棘突旁开4.…

    2025年4月21日
    11200
  • 食窦穴的功能,食窦穴的部位,食窦穴的操作

    食窦,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 。别名命关。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在第5肋间隙,前锯肌中,深层有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胸腹壁动、静脉,分布有第5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主治胸胁胀痛、嗳气、反胃、腹胀、水肿。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名词释义 食,指饮食。窦,空也。喻本穴为饮食入胃之通路,具运化水谷,和胃下气之功,…

    2025年4月27日
    8500
  • 陶道穴的功能,陶道穴的部位,陶道穴的操作

    陶道,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督脉。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1肋间动脉后支和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1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深部为脊髓。主治热病、疟疾、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骨蒸潮热、癫狂、脊强。向上斜刺0.5-1寸。 名词释义 陶,指陶窑。道,指通道。穴在第一胸椎下,穴属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

    2025年4月21日
    7000
  • 魂舍穴的功能,魂舍穴的部位,魂舍穴的操作

    魂舍,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位于腹中部,在脐两侧各1寸,在神阙穴两侧各平开1寸处取之,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第9、10、11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深层有第9、10、11胸神经前支的肌支。主治下利脓血、肠炎、习惯性便秘、腹痛、腹胀、消化不良、胃痉挛等。为诊断痢疾的定性穴。直刺0.5-1寸。 功能作用 清利湿热解毒,理气活血止痛 定位 位于腹中…

    2025年4月27日
    9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