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胆耳穴的功能,胰胆耳穴的部位,胰胆耳穴的操作

胰胆耳穴,耳穴名。位于耳甲艇的后上部,肝、肾两穴之间,即耳甲11区,一般定义为左侧为胰穴,右侧为胆穴。主治消化不良、胃下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神经性呕吐、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胸胁痛、带状疱疹、糖尿病、胰腺炎、高脂血症、耳聋、耳鸣、中耳炎、偏头痛等。一般用埋针法、压籽法。

功能作用

健中和胃,消食止呕,理气疏郁,清热利胆。

定位

位于耳甲艇的后上部,肝、肾两穴之间,即耳甲11区,一般定义为左侧为胰穴,右侧为胆穴。

详细主治

1、消化不良,胃下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神经性呕吐。

2、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胸胁痛,带状疱疹。

3、糖尿病,胰腺炎,高脂血症。

4、耳聋,耳鸣,中耳炎,偏头痛等。

详细操作

一般用埋针法、压籽法等进行刺激。

一、针法:用75%酒精棉球对耳廓进行局部消毒,再用镊子将消毒好的34号皮内针以正插或斜插法刺入选好的胰胆穴,用胶布贴在针环或针尾给以固定。每次针刺一侧耳朵,隔天1次。

二、耳穴压疗法:治中耳炎。用0.6厘米×0.6厘米大小的胶布,中间粘一粒王不留行子贴于所取穴位上。15次为1疗程。隔日1次。一日三餐10分钟后,按压此穴20-30分钟,两耳交替使用。

三、耳穴电针疗法:治胆道蛔虫症。耳壳用碘酒消毒后,用75%酒精脱碘。用0.5寸毫针刺入耳穴,由胰胆透肝,沿软骨膜上与皮下之间刺入1厘米深。用G6805治疗仪,疏密波电针半小时。输出以病人可以耐受为度。

四、耳穴磁疗法:治胆胰炎。将磁珠贴于0.8厘米×0.8厘米大小的胶布上备用。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局部,待耳廓干燥后根据胰胆穴的位置贴上去。左右耳穴每隔1日交替贴换磁珠。

配伍

1、配肝、交感、胃、皮质下、耳背肝、耳背脾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

2、配耳、口、枕治偏头痛、耳鸣;配耳、肾、胆治中耳炎。

3、配神经衰弱、肾、神门治听力减退。

4、配肾上腺、交感治急性胰腺炎等。

附注

1、本穴有胰和胆两个内容,故穴的取法有异,功用夜有所偏重。胰穴取之于左耳,重在健中和胃,消食利气,以治疗糖尿病、胰腺炎和高脂血症即及胃下垂为主;胆穴取之于右耳,重在清热疏郁,消炎利胆,以治疗胆囊疾患,胸胁疼痛及胃炎等症为主;消化不良、高脂血症及慢性胃炎等症又常需要二者配合应用。

2、本穴可使胃酸分泌增加,胃酸分泌多者禁用;还有抗脂肪分解的作用,能增强脂肪细胞摄取血中脂肪酸和抑制体内脂肪分解,减少血中的游离脂肪酸;还可治疗偏头痛、疟疾。

相关论述

《针灸穴位挂图说明》:“胰胆在十二指肠穴的上方,左耳为胰,右耳为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852.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5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6

相关推荐

  • 阴郄穴的功能,阴郄穴的部位,阴郄穴的操作

    阴郄,经穴名。出自《素问·气府论》。别名石宫、少阴。郄属手少阴心经。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在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主治心痛、惊悸、骨蒸盗汗、吐血、衄血,暴喑。直刺0.3-0.5寸。 名词释义 阴,指手少阴经。郄,孔隙也。意指气血深聚处。穴为手少阴之郄,故名。…

    2025年5月6日
    7900
  • 髀关穴的功能,髀关穴的部位,髀关穴的操作

    髀关,经穴名。出自《灵枢·经脉》。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股前区,股直肌近端、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3条肌肉之间凹陷中。在股直肌近端、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之间,深层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主治下肢痿痹、腰痛、膝冷等腰、下肢病证。直刺1-2寸。 名词释义 髀指髀骨,即股骨。关指股骨上端关节处。穴在髂前上棘下方近股骨关节部,故名髀关。 功能作用 舒筋活络,…

    2025年5月6日
    6600
  • 天泉穴的功能,天泉穴的部位,天泉穴的操作

    天泉,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天温。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臂前区,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在肽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有肱动、静脉肌支,布有臂内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主治心痛、咳嗽、胸胁胀满、胸背及上臂内侧痛。直刺1-1.5寸。 名词释义 天,指上部;泉,水出之处。本穴承天池之气,如池中之水由此涌出下流。穴当臂之上部,故而得名。 功能作用 …

    2025年5月6日
    5200
  • 颧髎穴的功能,颧髎穴的部位,颧髎穴的操作

    颧髎,经穴名(《千金》作“权”)。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兑骨、兑端。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面部,颧骨下缘,目外眦直下凹陷中。在颧骨下颌突的后下缘稍后,咬肌的起始部,颧肌中,有面横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瞤动、齿痛、面痛。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1寸。 名词释义 髎与窌同,谓骨边孔穴也。穴在颧骨下凹陷处,故名颧髎。…

    2025年5月6日
    6800
  • 天地人三才的功能,天地人三才的部位,天地人三才的操作

    天地人三才,组合穴名。由百会(天)、涌泉(地)、璇玑(人)三穴组成。百会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涌泉位于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璇玑位于前正中线,胸骨柄的中央。主治脏躁、带下、痛经、子宫下垂。针0.1-0.3寸,在刺时,或稍向前或后斜刺,局部有刺痛感。 功能作用 益气升阳,宁心安神,调经止带 定位 1、百会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2、涌…

    2025年5月6日
    7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