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交,经外奇穴名。出自《千金翼方》。别名鼻交頞中、别交。位于鼻背部正中线、鼻骨最高处微上方凹陷处。有眼轮匝肌,深层为颞肌,当颧眶动、静脉分布处,布有颧颞神经、颧面神经和面神经的额颞支。主治卒倒不省人事、口噤、脑溢血、脑震荡、中风、癫痫、角弓反张、眩晕、健忘、嗜睡、肝病、黄疸、精神性疾病等。沿皮刺0.1-0.2寸。
名词释义
鼻,鼻部。交,交错。頞,鼻梁。穴在鼻与前额相交错之部,故名鼻交頞中,又名鼻交。
功能作用
醒神开窍,通调经络。
定位
位于鼻背部正中线、鼻骨最高处微上方凹陷处。
解剖
有眼轮匝肌,深层为颞肌,当颧眶动、静脉分布处,布有颧颞神经、颧面神经和面神经的额颞支。
详细主治
卒倒不省人事、口噤、脑溢血、脑震荡、中风、癫痫、角弓反张、眩晕、健忘、嗜睡、肝病、黄疸、精神性疾病等。
详细操作
沿皮刺0.1-0.2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温和灸5-10分钟,以鼻局部皮肤微红温热为度。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角弓反张、晕眩、脑溢血、脑震荡、人事不省、肝病等。
配伍
1、配神门穴、三阴交穴治疗发作性睡病。
2、配上廉泉穴治疗癔病(昏厥)。
相关论述
1、《千金翼方》:“鼻交頞中一穴,针入六分,得气即泻,留三呼,泻五吸,不补。亦宜灸,然不如针。此主癫风弓角反张、羊鸣,大风,青风,面风如虫行,卒风多睡健忘,心中愦愦。口噤闇到,不识人, 黄疸,急黄,八种大风,此之一穴,皆主之,莫不神验。”
2、《中国针灸学》:“以指从眉心沿鼻茎按下,至鼻骨最高处微上陷凹中。灸一壮。主治角弓反张、眩晕、脑溢血、脑震荡、人事不省、肝病。”
3、《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鼻交,以指从眉心沿鼻茎按下,至鼻骨最高处微上凹陷中是穴。主治角弓反张、眩晕、脑溢血、脑震荡、人事不省、肝脏病、面风如虫行、多睡健忘、口噤、黄疸。灸一壮至三壮。”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