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穴的功能,上星穴的部位,上星穴的操作

上星,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鬼堂、明堂、神堂。属督脉。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在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颞浅动、静脉分支,布有额神经分支。主治鼻渊、鼻衄、头痛、目痛、热病,疟疾、癫狂。平刺0.5-0.8寸。

名词释义

穴在颅上直鼻中央,入发际一寸陷者中。主治“目中痛不能视”,功能开光明目,如星之居上,故而得名。

功能作用

清热宣肺,宣通鼻窍,苏厥安神。

定位

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解剖

在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颞浅动、静脉分支。布有额神经分支。

详细主治

1、鼻渊、鼻衄、头痛、目痛等头面部病。

2、热病,疟疾。

3、癫狂。

详细操作

正坐或仰靠,于前发际中点入发际1寸处,或于神庭穴后0.5寸处取穴。若无发际时,可先取百会,向前4寸量取本穴。平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鼻出血、鼻炎、鼻息肉以及三叉神经痛、角膜炎、角膜白斑、眼球充血、面部红肿、间歇热、眩晕等。

配伍

1、配风府穴、禾髎穴、风池穴、人中穴、百会穴、百劳穴治鼻渊、鼻涛。

2、配百会穴、百劳穴治鼻衄。

3、配人中穴、迎香穴、太渊穴治鼻塞不闻香臭。

4、配迎香穴、列缺穴、合谷穴治鼻痈。

5、配神庭穴、后顶穴、百会穴、风池穴治头痛。

6、配目窗穴、风池穴、上关穴治头晕。

7、配人中穴、风池穴、合谷穴治头面虚肿。

8、配太阳穴、少商穴、商阳穴、二间穴、合谷穴、侠溪穴治目赤痛。

9、配睛明穴、瞳子髎穴、鱼际穴、太阳穴、头维穴、攒竹穴治迎风流泪。

10、配人中穴、少商穴、隐白穴、大陵穴、申脉穴、风府穴、颊车穴等治癫狂。

相关论述

1、《太平圣惠方》:“头风头肿皮肿,鼻塞,头痛”,“头风目眩,鼻塞不闻香臭”。

2、《针灸大成》:“面赤肿,头风,头皮肿,面虚,鼻中息肉,鼻塞头痛,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眩,目睛肿,不能远视,口鼻血不止。” 

3、《采艾编》:“上星者,星之光,上悬也。”

4、《会元针灸学》:“上星者,五脏之精气,上朝头结精于目,居高亲上故名上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631.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2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