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道穴的功能,水道穴的部位,水道穴的操作

水道,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2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肋下神经,深部为小肠。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痛经、不孕。直刺1-1.5寸。

名词释义

道,通道也。穴有通调水道,使水液渗注于膀胱之功,故名水道。

功能作用

利尿通便,调经止痛。

定位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2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肋下神经。深部为小肠。

详细主治

1、小腹胀满。

2、小便不利等水液输布排泄失常性疾患。

3、疝气。

4、痛经、不孕等妇科疾患。

详细操作

仰卧,平脐下3寸,于腹部正中线旁开2寸处取穴。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尿潴留、腹水、睾丸炎、脊髓炎、疝气、脱肛、子宫病、卵巢病、便秘等。

2、现代研究,针刺水道、肾俞、次髎等穴对泌尿结石有止痛作用。

配伍

1、配关元穴、大巨穴、中极穴、血海穴、三阴交穴治月经困难。

2、配脾俞穴、大肠俞穴、次髎穴、天枢穴、上巨虚穴、大巨穴、气海穴治脾约。

3、配气海穴、外陵穴、天枢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治泻痢脓血。

4、配大敦穴、肩井穴、章门穴、气海穴、归来穴、冲门穴、关元穴等治疝气。

5、配筋缩穴治脊强。

6、配关元穴、关门穴、三阴交穴治奔豚乳弦。

相关论述

1、《铜人》:水道“治少腹满引阴中痛,腰背强急,胜胱有寒,三焦结热,小便不利。”

2、《经穴释义汇解》:“道,通也。肾主水,膀胱属水,三焦者水道出焉,穴主肾、膀胱、三焦之疾,通调水道,又位在大巨下一寸,正当膀胱出水之道,故名水道。”

3、《针灸甲乙经》:“三焦曰,大小便不通,水道主之。”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727.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3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