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

  • 带脉穴的功能,带脉穴的部位,带脉穴的操作

    带脉,经穴名。出自《灵枢·癫狂》。属足少阳胆经。位于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12肋间动、静脉,布有肋下神经。主治月经不调、闭经、赤白带下、疝气、腰痛、胁痛。直刺1-1.5寸。 名词释义 带,指束带。穴在季肋下一寸八分,是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为带脉经气所过处,可主治妇人经带疾患,故名带脉。 功能作用 调经止…

    2025年5月6日
    10800
  • 阴陵泉穴的功能,阴陵泉穴的部位,阴陵泉穴的操作

    阴陵泉,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主治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阴部痛、痛经、遗精、膝痛。直刺1-2寸。 名词释义 膝之内为阴,胫骨内侧髁…

    2025年5月6日
    11800
  • 外关穴的功能,外关穴的部位,外关穴的操作

    外关,经穴名。出自《灵枢·经脉》。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及掌侧神经。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瘰疬、胁肋痛、上肢痿痹不遂。直刺0.5-1寸。 名词释义 外,指体表;关,指关隘。…

    2025年5月6日
    9000
  • 太白穴的功能,太白穴的部位,太白穴的操作

    太白,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跖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在(⻊母)趾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主治肠鸣、腹胀、腹泻、胃痛、便秘、体重节痛。直刺0.5-0.8寸。 名词释义 太,大也,始也。穴属脾经土穴,土生金,金色白,穴为金气所始。又太白为星座名,即金星,亦含土能生金之意…

    2025年5月6日
    9800
  • 商丘穴的功能,商丘穴的部位,商丘穴的操作

    商丘,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商坵。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踝区,内踝前下方,舟骨粗隆与内踝尖连线中点凹陷中。有跗内侧动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丛。主治腹胀、腹泻、便秘、黄疸、足踝痛等。直刺0.5-0.8寸。 名词释义 商,五音之一,属金。丘,土丘也。本穴为脾经经穴。属金,位于内踝前下,故名商丘。 功能作用 健脾化湿,舒筋活络。 定位 位于踝…

    2025年5月6日
    10600
  • 膻中穴的功能,膻中穴的部位,膻中穴的操作

    膻中,经穴名。出自《难经·三十一难》。别名元儿、上气海、胸堂、亶中。属任脉。位于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在胸骨体上,有胸廓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4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主治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产后乳少、乳痈、乳癖等。平刺0.3-0.5寸。 名词释义 膻中,指胸腔中央。穴为心包所在处,喻为心主之宫城也,故而得名。 功能作用 宽胸…

    2025年5月6日
    11400
  • 三阴交穴的功能,三阴交穴的部位,三阴交穴的操作

    三阴交,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承命、太阴、下三里。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趾长屈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主治肠鸣、腹胀、腹泻、遗精、阳痿、遗尿、心悸、失眠、高血压、下肢痿痹、阴虚诸证。直刺1-1.5寸。 名词释义 穴为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故名三…

    2025年5月6日
    9900
  • 天鼎穴的功能,天鼎穴的部位,天鼎穴的操作

    天鼎,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天顶。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颈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后缘。在胸锁乳突肌下部后缘,浅层为颈阔肌,深层为中斜角肌起点,有颈升动脉,布有副神经、颈横神经、耳大神经、枕小神经,深层为膈神经的起点。主治暴喑气哽、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瘰疬、瘿气。直刺0.5-0.8寸。 名词释义 天,指上部。鼎,古代煮焚用具,其形特征有三足。此穴…

    2025年5月6日
    10400
  • 气户穴的功能,气户穴的部位,气户穴的操作

    气户,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胸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4寸。在锁骨下方,胸大肌起始部,深层上方为锁骨下肌,有胸肩峰动、静脉分支,外上方为锁骨下静脉,为锁骨上神经及胸前神经分支分布处。主治咳嗽、气喘、呃逆、胸痛、胸胁支满。斜刺或平刺0.5-0.8寸。 名词释义 气户,指气出入之门户。穴主“喘逆上气,呼吸肩息”,有肃降胃气机之功,故名。…

    2025年5月6日
    8900
  • 神府穴的功能,神府穴的部位,神府穴的操作

    神府,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剑联合中点下0.3寸处,即任脉中庭穴下0.3寸,介于中庭和鸠尾之间,计1穴。布有第6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胸廓内动、静脉的穿支。主治心痛暴绞欲死、冠心病或狭心症所致之心绞痛等。沿皮平刺0.3-0.5寸。 功能作用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定位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剑联合中点下0.3寸处,即任脉中…

    2025年5月6日
    11600
  • 清冷渊穴的功能,清冷渊穴的部位,清冷渊穴的操作

    清冷渊(简称冷渊),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清冷泉、清昊。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臂后区,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肘尖上2寸。在肱三头肌下部,有中副动、静脉末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肌支。主治头痛、目痛、胁痛、肩臂痛。直刺0.8-1.2寸。 名词释义 清冷,寒冷之谓。渊,深潭也。穴在天井上一寸,其处凹陷似渊,穴主头痛振寒、肩不可举等寒证,故而得名。 功…

    2025年5月6日
    14200
  • 犊鼻穴的功能,犊鼻穴的部位,犊鼻穴的操作

    犊鼻,经穴名。出自《素问·气穴论》。别名外膝眼。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膝前区,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在髌韧带外缘,有膝关穴节动、静脉网,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总神经关节支。主治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等下肢、膝关节病证。向后内斜刺0.5-1寸。 名词释义 犊,牛子也,即小牛。穴在膑韧带外侧凹陷中,犹如牛犊鼻孔,故名犊鼻。膝眼,在膝头骨下,两旁陷者宛宛中。原指有内外两…

    2025年5月6日
    17000
  • 阴都穴的功能,阴都穴的部位,阴都穴的操作

    阴都,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 。别名食宫、食吕、石宫、通关。属足少阴肾经。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8肋间神经。主治胃痛、腹胀、便秘等。直刺1-1.5寸。 名词释义 都,指汇聚。本穴为足少阴经及冲脉之会,故名阴都。 功能作用 疏理气机,调和肠胃。 定位 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

    2025年5月6日
    28100
  • 胃耳穴的功能,胃耳穴的部位,胃耳穴的操作

    胃耳穴,耳穴名。曾用名幽门、下垂点、奇点。位于耳轮脚消失处,贲门穴之外方,即耳甲4区。主治胃痉挛、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前额痛、牙痛、失眠等。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功能作用 行气消食,清热解毒,养血安神。 定位 位于耳轮脚消失处,贲门穴之外方,即耳甲4区。 详细主治 1、胃胀、恶心呕吐、胃痉挛、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急…

    2025年5月6日
    9700
  • 肝俞穴的功能,肝俞穴的部位,肝俞穴的操作

    肝俞,经穴名。出自《灵枢·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10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10、11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10、11胸神经后支的肌支。主治黄疸、口苦、胁痛、肺痨、潮热。斜刺0.5-0.8寸。 名词释义 肝,指肝脏。本穴内应肝,为肝脏之气输注之处,是治肝疾之重要腧穴,故名…

    2025年5月6日
    94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