肓俞穴的功能,肓俞穴的部位,肓俞穴的操作

肓俞,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主治腹痛绕脐、腹胀、腹泻、便秘等。直刺1-1.5寸。

名词释义

肓,指肓膜。穴在脐旁,当大腹与少腹之间,内应有膜,故名。

功能作用

理气和胃,降逆止痛,通经活络。

定位

位于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

解剖

在腹直肌内缘。布有腹壁上下动、静脉。有第9、10、11肋间神经分布。

详细主治

1、腹痛绕脐、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证。

2、妬气。

3、月经不调。

详细操作

仰卧,与脐中旁开0.5寸处取穴。直刺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痉挛、疝气、肠炎、痢疾、习惯性便秘、呃逆、眼球充血、角膜炎、黄疸等。

配伍

1、配天枢穴、足三里穴治便秘、泄泻。

2、配期门穴、中脘穴治心下大坚。

3、配横骨穴治五淋。

4、配水分穴、三阴交穴治绕脐痛拒按。

5、配神阙穴、关元穴、气海穴、中注穴、大赫穴、四满穴、脾俞穴治五更泻。

相关论述

1、《采艾编》:“肓俞,背有肓门,言肾所注也。”

2、《针灸大成》:“商曲下一寸,直脐旁去脐中五分。”

3、《中国针灸学》:“在脐之两侧五分之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836.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4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5

相关推荐

  • 四白穴的功能,四白穴的部位,四白穴的操作

    四白,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部,眶下孔处。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提上唇肌之间,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分支,当眶下神经处。目赤痛痒、眼睑瞤动、目翳、口眼歪斜、面痛、面肌痉挛、头痛、眩晕。为耳鼻咽喉部针麻常用穴之一。直刺或微向上斜刺0.3-0.5寸。 名词释义 四,四方广阔之意。白,明也。穴在目下一寸,主“戾目不明…

    2025年5月6日
    5100
  • 大陵穴的功能,大陵穴的部位,大陵穴的操作

    大陵,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心主、鬼心、太陵。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腱,有腕掌侧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主治心痛、心悸、胸胁满痛、胃痛、呕吐、口臭、喜笑悲恐、癫狂痫、臂或手挛痛。直刺0.3-0.5寸。 名…

    2025年5月6日
    5500
  • 气冲穴的功能,气冲穴的部位,气冲穴的操作

    气冲,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气街穴、羊屎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股沟区,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动脉搏动处。在耻骨结节外上方,有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内斜肌、腹横肌下部,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主治肠鸣、腹痛、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阳痿、阴肿。直刺0.5-1寸。 名词释义 气指气街,冲指冲脉。胃为水谷之海,…

    2025年5月6日
    3200
  • 陷谷穴的功能,陷谷穴的部位,陷谷穴的操作

    陷谷,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陷骨。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足背,第2、3跖骨间,第2妬趾关节近端凹陷中。有第2跖骨间肌,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主治面肿、水肿、足背肿痛、肠鸣、腹痛。直刺或斜刺0.3-0.5寸。 名词释义 穴在第二、三跖骨结合部前方处,穴处凹陷如山谷,故以名之。 功能作用 健脾和胃,行水消肿,理气止痛。 定位 位于足背,第2、3…

    2025年5月6日
    5800
  • 乳旁穴的功能,乳旁穴的部位,乳旁穴的操作

    乳旁,经外奇穴名。出自《中医推拿学讲义》。别名奶旁。位于胸部,乳头外侧0.2寸处,左右计2穴。皮肤有第3、4、5肋间神经的前皮支交织重叠分布,胸大肌由胸前神经支配。主治胸闷、咳嗽、痰鸣、呕吐等。掐3-5次,揉20-50次。 功能作用 宽胸理气,止咳化痰,降逆止呕。 定位 位于胸部,乳头外侧0.2寸处,左右计2穴。 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皮肤有第3…

    2025年5月6日
    4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