肓俞穴的功能,肓俞穴的部位,肓俞穴的操作

肓俞,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主治腹痛绕脐、腹胀、腹泻、便秘等。直刺1-1.5寸。

名词释义

肓,指肓膜。穴在脐旁,当大腹与少腹之间,内应有膜,故名。

功能作用

理气和胃,降逆止痛,通经活络。

定位

位于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

解剖

在腹直肌内缘。布有腹壁上下动、静脉。有第9、10、11肋间神经分布。

详细主治

1、腹痛绕脐、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证。

2、妬气。

3、月经不调。

详细操作

仰卧,与脐中旁开0.5寸处取穴。直刺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痉挛、疝气、肠炎、痢疾、习惯性便秘、呃逆、眼球充血、角膜炎、黄疸等。

配伍

1、配天枢穴、足三里穴治便秘、泄泻。

2、配期门穴、中脘穴治心下大坚。

3、配横骨穴治五淋。

4、配水分穴、三阴交穴治绕脐痛拒按。

5、配神阙穴、关元穴、气海穴、中注穴、大赫穴、四满穴、脾俞穴治五更泻。

相关论述

1、《采艾编》:“肓俞,背有肓门,言肾所注也。”

2、《针灸大成》:“商曲下一寸,直脐旁去脐中五分。”

3、《中国针灸学》:“在脐之两侧五分之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836.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4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5

相关推荐

  • 兑端穴的功能,兑端穴的部位,兑端穴的操作

    兑端,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兑骨。属督脉。位于面部,上唇结节的中点。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眶下神经支及面神经颊支。主治昏迷、晕厥、癫狂、癔症、口歪、口噤、口臭、齿痛。向上斜刺0.2-0.3寸。 名词释义 兑,为口。端,指人中沟唇端。穴在唇上端,故名兑端。 功能作用 开窍苏厥,清热泻火。 定位 位于面部,上唇结节的中点。 解剖 在口轮匝肌…

    2025年5月6日
    13500
  • 上明穴的功能,上明穴的部位,上明穴的操作

    上明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医疗法手册》。别名上承泣、上清明、东明三、望北京、鱼下、鱼腰下。在额部,眉弓中点垂线,眶上缘下凹陷中。主治各种眼病、屈光不正、近视、复视、白内障、迎风流泪、眼底出血、上睑下垂、视神经萎缩、面瘫等。轻压眼球向下,向眶缘缓慢直刺0.5-1寸。 名词释义 上上下之上,明,光明。穴在眼之上部,有明目之效,故名 功能作用 明目利窍。 定…

    2025年5月6日
    16500
  • 小清明穴的功能,小清明穴的部位,小清明穴的操作

    小清明穴,经外奇穴名。出自《红医针疗法》。位于外眼角,即眼外眦处,左右计2穴。主治内斜视、近视。沿眶壁直刺0.5-1寸。 定位 位于外眼角,即眼外眦处。左右计2穴。 详细主治 内斜视、近视。 详细操作 沿眶壁直刺0.5-1寸,针感眼球麻、胀。 附注 本穴位于足少阳胆经瞳子髎穴内侧。 相关论述 《红医针疗法》:“小清明取穴:睁眼,直视,于外眼角取之。针法:直刺…

    2025年5月6日
    13600
  • 疔根穴的功能,疔根穴的部位,疔根穴的操作

    疔根,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杂志》。位于脊背部,在第7胸椎棘突左右各旁开0.5寸,左右共2穴。布有胸神经后支,肋间动脉后支。主治疔毒、毛囊炎、各类疖肿、痤疮。直刺0.5-0.8寸。 功能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定位 脊背部,在第7胸椎棘突左右各旁开0.5寸。 解剖 有斜方肌及背阔肌,神经有胸神经后支,血管有肋间动脉后支。 详细主治 疔毒、毛囊炎、各类疖肿、…

    2025年5月6日
    13900
  • 海溜穴的功能,海溜穴的部位,海溜穴的操作

    海溜穴,组合穴名。由气海、复溜二穴组合而成。气海位于脐下1.5寸。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复溜位于太溪穴上2寸。在胫骨后方,比目鱼肌下方移行于跟腱处之内侧,深层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前方为胫神经。主治多汗。气海直刺0.5-1.2寸,复溜直刺0.5…

    2025年5月6日
    14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