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兔,经外奇穴名。出自《江苏中医》。位于大腿伸侧,髂前上棘与髌底连线上,髌骨中线上10寸(或平臀下皱襞下3寸)之交点,胃经髀关穴与伏兔穴连线中点处,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股神经前支及股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股神经的肌支。主治股痛、胃痛、肠炎、腹痛、肠鸣、泄泻、筋急不得屈伸、麻木、肌肉萎缩等。直刺1.5-2寸。
名词释义
穴在髀关与伏兔二穴之间,故名。
功能作用
通经活络,理脾和胃。
定位
位于大腿伸侧,髂前上棘与髌底连线上,髌骨中线上10寸(或平臀下皱襞下3寸)之交点,胃经髀关穴与伏兔穴连线中点处,左右计2穴。
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股直肌→股中间肌,浅层布有股神经前支及股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股神经的肌支。
详细主治
主治股痛、胃痛、肠炎、腹痛、肠鸣、泄泻、筋急不得屈伸、麻木、肌肉萎缩等。
详细操作
直刺1.5-2寸,针感麻、酸至膝。艾炷灸3-7壮。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股痛、胃痛、肠炎等。
配伍
1、配承扶穴、委中穴治股关节痛。
2、配环跳穴、承扶穴、风市穴、足三里穴治下肢麻痹、瘫痪。
3、配三阴交穴、足三里穴治消化不良。
相关论述
1、《江苏中医》“发现针灸新穴的初步观察及其治验病例介绍”:“……另一个发现的新穴,在膝上8寸大腿前面正中线稍上方,位于髀关、伏兔两穴之间,名为“关兔”(包括原有两个穴各取一字)。”
2、《针灸穴位挂图说明》:“关兔,取穴方法:髀关穴与伏兔穴连线之中点。主治:股痛,胃痛,肠炎。针法:直刺1.5-2寸。”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