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灵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穴位,为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其位于头部,前发际上4寸,瞳孔直上。本穴具有清利头目、疏风解表、宣肺利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痛、鼻渊等病证。
名词释义
承,承接、承受等之义,上承下继之谓;灵,神灵、精灵之义,人之精神、思维之谓。脑主神灵,脑上顶骨又称天灵骨。该穴在脑上顶骨的外下方,喻其承天之灵,主人身之灵动、灵思,故名承灵穴。
功能作用
承灵穴具有清利头目、疏风解表、宣肺利鼻的功效。
定位
承灵穴在头部,前发际上4寸,瞳孔直上。
解剖
承灵穴在帽状腱膜中;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详细主治
1、头痛、眩晕。
2、目痛。
3、鼻渊、鼻衄、鼻窒、多涕等鼻疾。
4、发热、恶寒、咳嗽、喘息。
详细操作
确定承灵穴后,平刺0.5~0.8寸,针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需注意,针刺治疗必须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患者不可自行操作,以免引发不良后果。此外,针对患者的具体病证,医生还可能会给予艾灸疗法。
临床运用
承灵穴现代常用于治疗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鼻窦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配伍
承灵穴可与风池穴、太冲穴、头维穴、睛明穴等穴位配伍,以达到治疗相关病证的目的。
1、配风池穴、风门穴、后溪穴,治鼻衄。
2、配太冲穴、百会穴,治巅顶头痛。
3、配头维穴、大椎穴、风池穴、太阳穴、百会穴、合谷穴,治外感头痛、发热恶寒等。
4、配睛明穴、攒竹穴、太阳穴、合谷穴,治风热目痛。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卷三》:“承灵,在正营后一寸五分,足少阳、阳维之会;。
2、《针灸甲乙经·卷七》:“脑风头痛,恶见风寒,鼽衄鼻窒,喘息不通,承灵主之;。
3、《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三》:“承灵主鼽,鼻塞息不利;。
4、《医学入门》:“承灵主脑风头痛,恶风寒,鼻衄,喘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