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门,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耳区,耳屏上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有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颈颌痛。微张口,直刺0.5-1寸。
名词释义
穴在耳屏上切迹前,主治耳聋鸣,其处犹如耳之门户,故而得名。
功能作用
利窍聪耳,疏风清热。
定位
位于耳区,耳屏上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解剖
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耳前支。
详细主治
1、耳聋、耳鸣、聤耳等耳疾。
2.、齿痛、颈颌痛。
详细操作
正坐或伏卧,微张口,在听宫穴直上0.5寸之凹陷处取穴。微张口,直刺0.5-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聋哑、中耳炎、下牙痛、下颌关节炎、口周肌肉痉挛等。
2、现代研究,有报道针刺动物“耳门”凝血时间明显缩短。对链霉素毒性耳聋,有显着疗效,有人以耳门、听宫为主穴,治疗50例耳聋患者,有效率达42%(显着14%,有效28%)。
配伍
1、配翳风穴、合谷穴治聤生疮有浓汁。
2、配听宫穴、听会穴、翳风穴主治耳鸣、耳聋、聤耳。
3、配颊车穴、下关穴、合谷穴主治牙痛。
4、配颧髎穴、颊车穴、翳风穴主治下颌关节炎。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在耳前起肉当耳缺者。”“耳门,耳中有脓,禁不可刺。”
2、《针灸大全》:“目后寸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