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穴的功能,失眠穴的部位,失眠穴的操作

失眠,经外奇穴名。出自《江苏中医》。位于足跖部后跟的正中点,从外踝高点作一垂线与足底中线相交点是穴,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分支。主治失眠、足底痛、癫狂、头痛、呕吐等。直刺0.1-0.3寸。

功能作用

止痛消肿,宁心安神。

定位

位于足跖部后跟的正中点,从外踝高点作一垂线与足底中线相交点是穴,左右计2穴。

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跟骨。浅层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分支。

详细主治

失眠、足底痛、癫狂、头痛、呕吐等。

详细操作

直刺0.1-0.3寸。得气时局部有发胀感觉,留针20分钟,如治疗失眠可不留针,在临睡前2-3小时针刺效果较好,亦可将此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直刺入骨刺点,用提插强刺手法,一般2-3次即愈,还可在此穴注射红茴香液2ml治疗各类足跟痛。灸3-5壮,或温灸5-15分钟。按摩时可用拇指用力按压穴位,也可用手叩击。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失眠、高血压、各种头痛、头晕、三叉神经痛、腓肠肌痉挛、足底痛、水肿、跟骨骨刺、盆腔炎、结肠炎等。

附注

另有三穴亦名失眠。

其一位于腕横纹中央,可用于治疗癔症抽搐。

其二为手穴,位于双手手背食指下方虎边穴穴点外侧,主治失眠,在手穴临床上与其他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穴配伍,可对失眠、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起到较好疗效。

其三为耳针穴,位于耳廓背面、耳廓后沟尾部与对耳轮后沟交界处,即耳后降压沟下端终点处,适对前面耳轮脚末端处,用于治疗失眠,针1-2分,留针30分钟。

相关论述

《江苏中医》在“绍一个治疗失眠的新穴位”一文中说:“失眠穴:足底跟部中央,病人侧卧,在病人足底跟部的中央,正踝骨成一直角。”1959年第12期第39页。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362.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47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4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