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钟,经穴名。出自《灵枢·经脉》。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的跟骨内侧支,及腔后动脉跟内侧支。主治痴呆、癃闭、遗尿、便秘、月经不调、咳血、气喘、腰脊强痛、足跟痛等。直刺0.3-0.5寸。
名词释义
钟,汇聚之意。足少阴之脉气至此汇聚得以深大,故名大钟。
功能作用
利水调经,清热降逆,通经活络。
定位
在跟区,内踝后下方,跟骨上缘,跟腱附着部前缘凹陷中。
解剖
有胫后动脉跟内侧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神经。
详细主治
1、痴呆。
2、癃闭、遗尿、便秘。
3、月经不调。
4、咳血、气喘。
5、腰脊强痛、足跟痛。
详细操作
正坐或仰卧,于内踝下缘平齐而靠跟腱前缘处取穴。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尿潴留、淋病、子宫痉挛、神经衰弱、哮喘、咽痛、口腔炎、食道狭窄、便秘、疟疾、心悸、神经衰弱、痴呆、癔病等。
配伍
1、配然谷穴、心俞穴治咳血。
2、配少冲穴治口中热。
3、配扶突穴、窍阴穴治舌本出血。
4、配照海穴、二间穴、太溪穴、手五里穴治嗜卧。
相关论述
1、《灵枢·经脉》:“当踝后绕跟。”
2、《针灸甲乙经》:“在足跟后冲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