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

  • 然后穴的功能,然后穴的部位,然后穴的操作

    然后,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足部,舟骨粗隆后下方凹陷中,即肾经然谷穴后0.4寸,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足底内侧神经皮支,深层有足底内侧神经。主治腹膜炎、消化不良、腹痛、呕吐、足肿痛、小儿强直等。直刺0.3-0.5寸。 功能作用 理气和胃,舒筋活络 定位 位于足部,舟骨粗隆后下方凹陷中,即肾经然谷穴后0.4寸,左右计…

    2025年5月6日
    11000
  • 天灵穴的功能,天灵穴的部位,天灵穴的操作

    天灵,经外奇穴名。出自《中医杂志》。位于胸部,肩峰内下凹陷处,腋窝皱襞直上1寸,向内0.5寸处,即脾经周荣穴外方,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锁骨上中间神经、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有胸内、外侧神经。主治狂躁不安、伤人自伤、口中唱骂不休者,即癫狂症、痴呆症等。斜刺1-2寸或5-6寸。 功能作用 通窍醒神,理气活血,化痰息风 定位 位于胸部,肩峰内下凹陷处,腋窝皱襞…

    2025年5月6日
    10800
  • 新设穴的功能,新设穴的部位,新设穴的操作

    新设穴,经外奇穴名。出自现代《新针灸学》。别名新识、下风池。位于项部,当第3、4颈椎之间,旁开1.5寸,左右计2穴。布有第三、四、五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主治颈项强痛、后头痛、枕神经痛、项肌痉挛及扭伤、肩胛部疼痛、咳嗦、气喘、于角弓反张、咽喉肿痛、颈项淋巴腺肿大等。直刺0.5-0.8寸。 名词释义 新,初次发现。设,设立。此穴为近代新发现而设定的一个穴位,故名…

    2025年5月6日
    13900
  • 内耳耳穴的功能,内耳耳穴的部位,内耳耳穴的操作

    内耳耳穴,耳穴名。位于耳垂正面后中部,即耳垂6区的中央。主治内耳性眩晕症、耳鸣、耳聋、听力减退、头昏头晕、耳源性眩晕症、梅尼埃综合征、中耳炎、外耳道疖肿、失眠、晕车等。针0.1-0.2寸。 功能作用 本穴性平,有偏阴之性,故能养血益精而滋肾。可通利耳窍,祛风清热,清利头目,滋阴潜阳,补肾聪耳,清热解毒,益肝肾。 定位 位于耳垂正面后中部,即耳垂6区的中央。 …

    2025年5月6日
    36200
  • 日月穴的功能,日月穴的部位,日月穴的操作

    日月,经穴名。出自《脉经》。别名神光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胸部,第7肋间隙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有肋间内、外肌,肋下缘有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有第7肋间动、静脉,布有第7或第8肋间神经。主治黄疽、胁肋疼痛、呕吐、吞酸、呃逆。斜刺或平刺0.5-0.8寸。 名词释义 穴为募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因决断务求其明,明字,从日从月,故而得名。 功能作…

    2025年5月6日
    15000
  • 紫宫穴的功能,紫宫穴的部位,紫宫穴的操作

    紫宫,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 。属任脉。位于胸部,横平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上。在胸骨体上,有胸廓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2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平刺0.3-0.5寸。 名词释义 紫,紫绛之色。紫绛较赤色深黯,为火极之色。心主火,其色赤,故紫宫实指心主。穴在华盖穴下一寸六分处,正当心位,因而得名。 功能作用 宣肺止咳,宽胸顺气,清…

    2025年5月6日
    14900
  • 顶颞前斜线的功能,顶颞前斜线的部位,顶颞前斜线的操作

    顶颞前斜线,头针刺激区。位于头顶部侧面,头部经外奇穴前神聪(百会前1寸,又名前顶)与颞部胆经悬厘之间的连线。布有滑车上神经、眶上神经、枕大神经和耳颞神经。主治中风脑病运动不利等。用排针刺法等。 功能作用 疏通经脉,舒筋利节 定位 位于头顶部侧面,头部经外奇穴前神聪(百会前1寸,又名前顶)与颞部胆经悬厘之间的连线。 解剖 上部是帽状腱膜,下部是颞肌。有颞浅动、…

    2025年5月6日
    10300
  • 肝阳1耳穴的功能,肝阳1耳穴的部位,肝阳1耳穴的操作

    肝阳1耳穴,耳穴名。位于耳轮结节的上缘偏正面耳轮上。主治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转氨酶长期不降、肝区痛、高血压病、头痛、头昏等。可用毫针法、耳环针法、耳穴压疗法、耳穴冰片贴疗法等。 功能作用 养血柔肝,利湿清热,疏郁止痛。 定位 位于耳轮结节的上缘偏正面耳轮上。 详细主治 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转氨酶长期不降、肝区痛、高血压病、头痛、头昏等。 详细操作 可…

    2025年5月6日
    35500
  • 额中穴的功能,额中穴的部位,额中穴的操作

    额中,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别名天心。位于头额部正中线,眉间(印堂)直上1寸处。在左右额肌交界处之中,布有眶上动、静脉和眶上神经的内侧支。主治头痛、头昏、心悸失眠、伤风、额窦炎、急慢性鼻炎、鼻塞、过敏性鼻炎、结膜炎、麦粒肿、眼睑下垂、麻痹、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恶心呕吐、精神失常、癫痫、高血压等。直刺0.1-0.3寸。 功能作用 清头明目,…

    2025年5月6日
    12600
  • 颅息穴的功能,颅息穴的部位,颅息穴的操作

    颅息,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鼽衄。平刺0.5-0.8寸。 名词释义 穴在耳后头颅处,主治小儿痫喘不得息,故名颅息。 功能作用 利窍聪耳,安神定惊,泻热通络。 定位 位于在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

    2025年5月6日
    12400
  • 颊里穴的功能,颊里穴的部位,颊里穴的操作

    颊里,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位于口腔内侧颊粘膜上,张口,即口角后1寸,与口角相平处取穴,左右计2穴。颊粘膜有三叉神经的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的分支分布,颊肌由面神经颊支支配,皮肤有上颌神经的颧神经分布。主治黄疸、口疳、口眼㖞斜、齿龈溃疡、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 名词释义 颊,面颊。里,此指内侧面。该穴位于口腔之中,故名颊里。…

    2025年5月6日
    12800
  • 肚角穴的功能,肚角穴的部位,肚角穴的操作

    肚角,推拿穴位名。出自《小儿推拿秘诀》。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主治腹痛、腹泻。用拇、食、中三指拿,称拿肚角。医生用中指端按,称按肚角。 功能作用 止腹痛。 定位 脐下2寸,旁开2寸。 详细主治 腹痛、腹泻。 详细操作 用拇、食、中三指拿,称拿肚角。医生用中指端按,称按肚角。 临床运用 按、拿肚角是止腹痛的要法,常用于寒痛、伤食痛。本法具有较强刺激,一般拿或…

    2025年5月6日
    10500
  • 大轮穴的功能,大轮穴的部位,大轮穴的操作

    大轮穴,经外奇穴名。出自《福州民间针灸经验录》。位于膝头内上侧,即股骨内上髁上缘处,平腘窝横纹水平线上1寸,脾经血海穴下1寸处。主治妇人月里风、膝关节痛。针0.5-1寸。 定位 位于膝头内上侧,即股骨内上髁上缘处,平腘窝横纹水平线上1寸,脾经血海穴下1寸处。 详细主治 妇人月里风、膝关节痛。 详细操作 针0.5-1寸,得气时酸麻感觉至膝部。灸3-5壮。 附注…

    2025年5月6日
    16400
  • 间使穴的功能,间使穴的部位,间使穴的操作

    间使,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鬼路。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疟疾、癫狂痫、腋肿、肘/臂/腕挛痛。…

    2025年5月6日
    15500
  • 二间穴的功能,二间穴的部位,二间穴的操作

    二间,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间谷。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指,第2掌指关节桡侧远端赤白肉际处。有指浅、深屈肌腱,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侧动、静脉,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主治鼻衄、齿痛、热病。直刺0.2-0.3寸。 名词释义 间,隙也,意指隙陷处。穴在手第二掌指关节前陷处,当本经第二个穴位,故名二间。 功能…

    2025年5月6日
    144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