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耳穴的功能,胸椎耳穴的部位,胸椎耳穴的操作

胸椎耳穴,耳穴名。别名乳腺。位于对耳轮体的中后2/5处,胸穴后方,即对耳轮11区。主治胸胁疼痛、经前乳房胀痛、乳腺炎、产后泌乳不足、胸椎炎、胸椎结核、胸椎骨质增生或退化、胸背部疼痛及扭、挫伤等。一般用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功能作用

行气活血,疏经止痛。

定位

位于对耳轮体的中后2/5处,胸穴后方,即对耳轮11区。

详细主治

胸胁疼痛、经前乳房胀痛、乳腺炎、产后泌乳不足、胸椎炎、胸椎结核、胸椎骨质增生或退化、胸背部疼痛及扭、挫伤等。

详细操作

一般用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1、针法:将耳穴消毒后,用0.5分毫针快速刺入穴位(深度一般为0.3厘米左右),运针1-2分钟,当三针刺入后即可感到胸闷拘急解除,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5-10分钟运针1次,同时令患者做深呼吸运动配合针疗,疼痛即可逐渐减轻或消失。亦可使艾条温灸10-30分钟。

2、耳穴压疗法:治胸前疼痛。将王不留行子用小茴香、延胡索等醋制,然后用麝香虎骨膏贴于耳穴。

3、耳穴注射疗法:治乳腺炎、产后母乳不足。患者取坐位。两耳尖常规消毒,选2毫升注射器1具,5号针头1个,吸1%-2%普钽卡1毫升(注射须作过敏试验)垂直刺入耳尖。将药物徐徐注入,每穴0.5毫升,每日1次。

配伍

1、配腰痛点、肾、肾上腺治胸前疼痛。

2、配皮质下、内分泌、子宫、乳腺治经前乳腺疼痛、产后泌乳不足。

3、配膈、内分泌、三焦、脾、乳腺治乳腺炎等。

附注

本穴与颈椎、腰椎、骶尾椎穴性、功能、主治相同。但临证治之各有偏重,颈椎偏治颈部疾患;胸椎偏治胸部疾患;腰椎偏治腰部疾患;骶尾椎偏治骶尾部疾患。如各部的骨质增生,可以分别取其而治之,象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取治于腰椎穴。但是为加强止痛之功,常常联合应用。

相关论述

1、《针灸穴位挂图说明》:“胸椎在颈椎穴和骶尾椎穴之间平分为二等分,胸椎穴在下一等分之内,腰椎穴在上一等分之内。”

2、《耳针》:“胸椎在颈椎上第一个等分区域内。”“胸椎治胸椎骨质增生或退化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822.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4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4

相关推荐

  • 定神穴的功能,定神穴的部位,定神穴的操作

    定神,经外奇穴名。出自《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脸部,当人中沟下1/3与中1/3交点处,当督脉水沟穴下方,计1穴。布有眶下神经的分支和上唇动、静脉。主治精神分裂症、癫痫、癔病、急性腰肌损伤。针与体表成30-35度角斜向上内方刺入1-1.5寸,针感局部胀痛。 名词释义 定,安定、镇定。神,精神、神志。该穴具有较明显的安志定神的作用,故名。 功能作用 醒脑开窍,清热…

    2025年5月6日
    13200
  • 额中穴的功能,额中穴的部位,额中穴的操作

    额中,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别名天心。位于头额部正中线,眉间(印堂)直上1寸处。在左右额肌交界处之中,布有眶上动、静脉和眶上神经的内侧支。主治头痛、头昏、心悸失眠、伤风、额窦炎、急慢性鼻炎、鼻塞、过敏性鼻炎、结膜炎、麦粒肿、眼睑下垂、麻痹、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恶心呕吐、精神失常、癫痫、高血压等。直刺0.1-0.3寸。 功能作用 清头明目,…

    2025年5月6日
    14400
  • 上巨虚穴的功能,上巨虚穴的部位,上巨虚穴的操作

    上巨虚,经穴名。出自《千金翼》。别名巨虚上廉、上廉、巨灵上廉、上林、巨虚、足上廉。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在胫骨前肌中,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为腓深神经。主治肠鸣、腹痛、腹泻、便秘、肠痈、痢疾、下肢痿痹。直刺1-2寸。 名词释义 巨虚,巨大空虚之意。穴在下巨虚之上方,胫、腓骨之间的空隙处,故名…

    2025年5月6日
    13900
  • 外生殖器耳穴的功能,外生殖器耳穴的部位,外生殖器耳穴的操作

    外生殖器耳穴,又名生殖器1。位于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耳轮部,尿道穴上方,与对耳轮下脚的交感穴相平,即耳轮4区。主治睾丸炎、副睾炎、外阴瘙痒、阴囊炎、阳痿、遗精、性感迟钝、性功能障碍、龟头炎、宫颈炎、尿潴留、腰痛、坐骨神经痛、月经过多等。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功能作用 理气升阳,利湿止痒,调经止痛。 定位 位于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耳…

    2025年5月6日
    12700
  • 后神聪穴的功能,后神聪穴的部位,后神聪穴的操作

    后神聪,经外奇穴名。出自《类经图翼》。位于头顶部正中线,即百会穴后1寸,后顶穴前0.5寸,前后发际正中点处。有帽状腱膜,分布枕大神经的分支。主治脑血栓、脑贫血、中风、头痛、癫痫、小儿急、慢惊风、眩晕、失眠、神经性头痛、鼻炎、痔疮、神经衰弱、癔病、精神病、脑震荡后遗症等。沿皮刺0.3-0.5寸。 功能作用 镇静安神,清利头目,醒脑开窍 定位 位于头顶部正中线,…

    2025年5月6日
    32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