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经穴名。出自《素问·气府论》。属督脉。位于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10肋间动脉后支和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10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深部为脊髓。主治黄疸、呕吐、腹满、胃痛、食欲不振、腰背疼痛。向上斜刺0.5-1寸。
名词释义
枢,指枢纽、枢机。穴在第十椎节下间,近于脊柱之中部,为躯体运动之枢纽,故名中枢。
功能作用
健脾和胃,舒筋活络,清利湿热。
定位
位于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10肋间动脉后支和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10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深部为脊髓。
详细主治
1、黄疸。
2、呕吐、腹满、胃痛 、食欲不振等脾胃病证。
3、腰背疼痛。
详细操作
俯伏或俯卧,先取约与两肩胛骨下角平齐的第七胸椎棘突下的至阳穴,从至阳穴向下摸取三个棘突,其下方陷中是穴。向上斜刺 0.5-1寸。艾炷炙3-5壮,或艾条炙5-10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疼、肝炎、胆囊炎、视力减退。
2、现代研究,针刺中枢穴可使食管蠕动减弱,明显提高其粘膜壁的显影效果。
相关论述
1、《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
2、 《类经图翼》:“一传此穴能退热,进饮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