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堂穴的功能,胸堂穴的部位,胸堂穴的操作

胸堂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位于胸部,胸骨两侧缘,平第四肋间隙处,左右计2穴。布有第三、四、五肋间神经的前皮支。主治咳嗽、喘息、咳血、支气管炎、噎嗝、食管痉挛、呕吐、食不下、乳痈、少乳、胸痹、背痛、心悸怔仲、吐血、消渴、咽干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功能作用

调理气机,宽胸止咳。

定位

胸部,胸骨两侧缘,平第四肋间隙处,左右计2穴。平卧,于两乳头之间,胸骨体的两侧缘,与乳头相平处取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筋膜、胸部深筋膜、胸大肌、胸骨骨膜。皮肤由第三、四、五肋间神经的前皮支交织重叠分布。胸大肌由胸前神经支配。穴位稍外侧的深面,有胸廓内动脉及其穿支经过。

详细主治

咳嗽、喘息、咳血、支气管炎、噎嗝、食管痉挛、呕吐、食不下、乳痈、少乳、胸痹、背痛、心悸怔仲、吐血、消渴、咽干等。

详细操作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一般不针。

临床运用

1、用于咳嗽、喘息 胸堂能宣肺止咳,如配玉堂、华盖、肺俞、列缺等可治寒邪壅滞、肺失宣肃之咳嗽。

2、用于胃气上逆 胸堂适用于胃气上逆的病症,如恶心呕吐、食不下等。多配以巨阙、内关、间使、脾俞、肝俞等以和胃降逆。

3、用于胸痹心悸 胸堂能温通胸阳,尤善于治寒凝心脉、痹阻不通之胸痹心悸。

配伍

1、配巨阙穴治吐食。

2、配脾俞穴、手心主穴、间使穴、胃管穴、天枢穴、肝俞穴、鱼际穴、劳宫穴、肩俞穴、太溪穴治吐血,唾血。

附注

经穴别名,即任脉膻中穴。见《备急千金要方》

相关论述

1、《备急千金要方》:“吐血唾血,灸胸堂百壮,不针。”“吐变不得不食,灸胸堂百壮。”“上气厥逆,灸胸堂百壮。穴在两乳间。”“上气咳逆,胸痹背痛,灸胸堂百壮。不针”“消渴咽喉干,灸胸堂50壮,又灸足太阳50壮。”

2、《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胸堂,奇穴。两乳之间,胸骨之两侧缘。灸3-7壮。主治支气管炎,喘息,食道痉挛,咯血,心脏神经痛;亦治乳腺炎,心悸亢进,乳汁不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广众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4681.html

(0)
广众网的头像广众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2
下一篇 2025年5月6日 上午10:5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