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奶业正面临2008年以来最大的挑战。”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奶业大会上,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直言不讳。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李胜利分享了一组调研数据称,2023年生鲜乳量过剩超过200万吨,行业亏损面超过80%。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即使是连续5年保持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的新希望乳业(证券简称“新乳业”),也没能实现增长目标,且资产负债率高居A股乳业榜首。
李胜利建议乳业奶业可以向生猪行业学习去产能,而新希望乳业脱胎于新希望,后者是正是头部养猪企业。
更有意思的是,新希望乳业最近增选李巍为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董事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委员,今年72岁的李巍正是中国前首富、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的配偶,后者也是新希望乳业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李巍走到台前,无疑在向外界释放信号,面对行业困境和负债高企,站在背后的刘永好家族真的坐不住了。
未达目标
2023年,由于原奶价格不断下降,饲料成本高位运行,国内奶企普遍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
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信息显示,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从2021年末高点4.38元/公斤,下降至2024年2月的3.63元/公斤。
寒意传递至上市公司业绩。Choice数据显示,申万三级行业-乳品的20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在去年归母净利润录得下滑;有8家扣非净利润出现下滑,占比近半。
作为百亿级企业,新希望乳业的成绩单算是可圈可点。
2023年,新希望乳业实现营业收入为109.87亿元,较2022年的100.06亿元增长9.80%;归母净利润为4.31亿元,较2022年的3.61亿元增长19.27%;扣非后净利润为4.65亿元,同比增长57.86%。
上市以来,新希望乳业已连续第5年保持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不过,营收和净利双增的新希望乳业,并没有达到此前定下的目标。
2020年,新希望乳业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67.49亿元、2.71亿元,该公司彼时提出至2023年度合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与2020年相比均不低于95%。据此测算,2023年新希望乳业的营收、净利润的目标分别为131.61亿元和5.28亿元。
但显然,新希望乳业在2023年的业绩没能达到上述目标。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也在2024年投资者大会上直言:“其实去年的业绩增长对我们来说还远远不够,但相对而言还算可以。”
增长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业务模式。
新希望乳业的核心产品是巴氏鲜奶,通过深挖有机鲜牛乳市场,并逐渐辐射到风味乳、常温奶领域,既实现短期内依靠产品亮点迅速抢占市场,也避免了直接在常温奶赛道与伊利、蒙牛两大乳企短兵相接。
但由于“鲜活有机乳”对原料、仓储、物流有着更为严苛的硬性要求,新希望乳业的营业成本也十分显著。报告期内,该公司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的营业成本高达70.03亿元,同比增长7.08%,光是运输费用就花费了7.27亿元。
高额的成本压缩了盈利空间。2021-2023年,新希望乳业的净利率都不足4%;2021年和2022年甚至比不上行业中位数。
新希望乳业判断这波原料奶下行周期会相对较长,席刚表示“重要的是保持好战略定力,在行业低谷时比同行表现更好”,希望通过政策引导加快下游消费复苏。
除了熬过去,新希望乳业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负债率第一
想要熬过周期,新希望乳业还有更大的挑战在于负债高企,这是多年来的老难题了。
早在2015-2017年,新希望乳业的规模还远没有今天如此庞大,营收不足50亿元,净利不到3亿元,资产负债率就已经达到70%左右。
彼时新希望乳业解释称,公司融资渠道相较于一般上市公司还较为单一,资产负债结构中向新希望财务有限公司、银行的短期借款及其他应付款较多,使得负债占比较高。
上市后,新希望乳业的高负债率并没有太大的改变。2019-2023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一路走高突破70%,尤其从2021年起,新希望乳业的资产负债率连续三年在行业中高居榜首。
长期维持高负债率或与新希望乳业的扩张战略相关。作为一家区域乳企,新希望乳业希望通过“买买买”的并购方式布局全国。
“在产品层面,新希望乳业会进行战略性的资源整合,去满足不同的需要。”席刚曾提到,新希望为了加速发展不断去并购企业,就需要不断增加融资。
“资金是很好的杠杆,所以这个杠杆负债的加大,也是杠杆在增加,其实是在助推我们高速发展。我觉得,负债稍微高一点,其实没有任何问题,对企业风险也是可控的。”席刚表示。
回过头看,新希望乳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轰轰烈烈的并购史。新希望集团在决心将旗下业务拆分,单独入局乳业后,就制定了“收购、整合(品牌、资源)、联动、全国(市场)、前三甲”的扩张战略,此后通过控股或参股的方式收购了杭州双峰、河北天香等乳企,为全国化经营打下基石。
2019年至2021年1月,新希望乳业累计投资30多亿元,以收购、战略投资等形式,先后入驻现代牧业、福州澳牛、宁夏寰美、综合牧业、新澳牧业等多家乳业公司,并在西北、华中、华东等多个地区市场完成了布局。
目前,新希望乳业旗下拥有66家控股子公司、15个主要乳品品牌、16家乳制品加工厂,以及13个自有牧场。
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一方面是自身资产负债率高企;另一方面则是体量庞大、分部广泛的子公司,使新希望乳业面临着产能管控难题。
根据财报,2023年16家子公司的实际产能为118.06万吨,仅为154.85万吨设计产能的76.24%,仅有6家子公司达到了设计产能要求。
负债高企下,新希望乳业开始改变战略焦点。2023年5月,新希望乳业发布全新五年战略规划,称其将坚持以“内生增长为主,并购为辅”。席刚在会上表示,该公司计划推动规模复合年均双位数增长,并将负债率降低10个百分点。
释放信号
新希望乳业敢把战略焦点由“买买买”慢慢转为“内生增长”,主要是多年布局下,更具增长动力的低温业务已经具备一定优势。
2022年,新希望乳业低温产品的全国市占率已超过10%。低温业务是行业公认的高增长领域,权威机构预计,今后三年,低温奶的复合增长率还将达到10.5%,远高于常温奶的4.9%。
前景虽好,但行业的高速增长却一头撞上了消费降级的宏观之墙。
新希望乳业官方销售渠道显示:“24小时鲜牛乳”售价5.5元/190ml、“24小时黄金营养乳”售价6.5元/200ml、“24小时铂金全优乳”7.5元/200ml、“24小时限定娟姗乳”售价9.9元/200ml。
这些价格甚至不用作横向对比,仅凭生活常识就能意识到绝不便宜。然而,消费市场呈现出来的信号是另一番景象——性价比越来越重要。
历来昂贵的婴幼儿奶粉市场也在降价。
飞鹤财报显示,2023下半年营收98亿元,同比下滑15.8%;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下滑36.9%。主要原因就是行业价格战压力传导下的产品降价。
澳优财报也显示,加大佳贝艾特“悠装”品牌的折扣促销力度,是导致毛利率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
在行业大规模追求性价比的趋势下,新希望乳业最高去到9.9元/200ml的产品定价,能否杀出一条血路,并不好说。
性价比越来越重要同时,低温业务的竞争也开始激烈。随着低温冷冻技术的升级和国内物流效率的提升,新希望乳业保有的“新鲜优势”正在不断被全国性大型乳企威胁。
根据欧睿数据,2022年中国低温奶前三大公司分别为光明乳业、蒙牛乳业和新希望乳业,其中新希望乳业的市场占有率虽与排名第二的蒙牛乳业差距不大,但仅是光明乳业市占率的二分之一。
事实上,低温奶行业早已走过品类教育期,目前市场内巨头林立。但与全国性大型乳企相比,新希望乳业始终存在知名度上的差异,尤其在定价不低的基础上,已经建立的优势恐怕并不牢固。
此外,新希望乳业还遭遇监管处罚。4月19日,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财政局的一份处罚通知,揭露了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被层层转包的情况。其中涉及的安徽新希望白帝乳业有限公司,是由新希望乳业全资控股的子公司,最终被临泉县财政局罚款19.1086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10万元。
种种危险的局面,可能是72岁的刘永好夫人李巍走向前台的直接原因。今年3月以来,李巍一改过往低调作风,获任新希望服务的非执行董事,频频走访新希望服务在各地的在管项目;仅仅3个月后,李巍又当选新希望乳业的非独立董事,所释放的信号再明显不不过了。
能否在竞争越发激烈、性价比称王的市场把低温业务推上一个新台阶,从而突破低净利、高负债的困境,可能是李巍进入董事会后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也将成为外界观察刘永好家族动向的一个窗口。
参考资料:
创业最前线《“买买买”节奏放缓,新希望乳业卷向低温奶》
贝多财经《新希望乳业成绩不达标:大肆并购负债累累,席刚压力不小》
乳业时报《新希望乳业,“豪赌”消费升级》
东海证券《新希望乳业(002946):“鲜战略”致胜正当时,继往开来谱新篇》
以上就是关于【新希望乳业,迎来前首富夫人】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至诚财经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toutiao.com/2024/07/21/5845.html